珍爱红楼――贾府的经济危机
到了后来,贾府的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这也是探春要发起园子承包的原因,其实三小姐之前不管事,却能清楚的知道府中的情况。而黛玉也察觉到了,曾对宝玉说,闲下来替你们算过,进得少出得多。一语道破,是呀,贾府一直在京为官,并无外块,却要撑着那个大场面,自然是越来越难了。
第一个表现是贾琏,这位花花公子,本是有酒吃就行的人。可是也遇到了难题,一赶上过节的时候也发愁,于是只得求了鸳鸯,算计老太太的东西,先当了以解眼前之急。后来宫里的夏太监,又要二百两银子,还是凤姐当了自己的首饰才应付了过去。
连宁府送年货的家人,也知道荣府入不敷出,可见贾府在外面的声名已经不好了。贾赦那里的经济情况是比贾政这边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若不是如此,如何会五千两银子把迎春许了出去。可见那五千两银子在贾赦那里是很有份量的。
可是如此的情况,场面依然。只宝玉的怡红院能上名的丫环就有十五六位,而且很多人一天的工作就是浇个花什么的,为免太过轻闲,而且还有负责其他事务的老妈妈们,一个怡红院就有四五十位工作人员,还不算宝玉外书房的人,这样的奢华,难怪贾府会如此。
所以宝钗会劝王夫人把大观园这一项省了。宝钗是经历过这种境遇的,自然明白其中的情由。凤姐也劝太太把主子们各人用的丫环裁一下,可是王夫人不乐意,她要维护面子,只好如此了。
贾政作为当家人,是懒得管些事,只知道与那些清客们闲谈,听他们的奉承。而王夫人一心要撑面子,到也难为了凤姐和贾琏。这两个办事的人自然晓得情况,偏两个上司,不懂的不懂,不肯的不肯,只怕落人口实。说他们不会管家。
贾母其实心里是清楚的,只是年纪大了,不乐意管些麻烦事,乐得与孙子孙子们玩笑一阵子,后面的事,她也不想管。大有大的难处,她也不愿意有大的举动。看贾家的那些管家们,都是风风光光的,赖大家的自已有房有舍,儿子还捐了官,比贾家还有钱,可见贾府的管理有多乱。
一件事情人人都明白,就是人人都沉默着不管,那才是最大的事情。
贾府自是强撑着,若官场一直顺利,也还勉强为之,若有风吹草动,必然是所有的问题都浮出水面。所以探春那样忧虑,那样痛心。她已经清醒的看到了事情的未来。经济危机不只代表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