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贾母与王夫人

(2008-04-12 12:50:55)
标签:

情感

珍爱红楼――贾母与王夫人 

 


珍爱红楼――贾母与王夫人
    这二位是贾府最有权利的女主人了。
    表面上贾母很是重视二房,与小儿子同住在一起,让袭了官的大儿子,另居偏院。与邢夫人保持着较为客气也是淡远的距离,府中大小事务俱由王夫人出面料理。一则王夫人是四大家族的小姐,有娘家作背景。二则王夫人的女儿元春是皇妃,是整个贾府的靠山。所以王夫人在地位自然是贾母不能小视的了。三则,管事的凤姐又是王夫人的内侄女,自然要看王夫人的脸色行事。
    贾母在两个儿子间,既要平衡又要有所倾向性。相对于邢夫人来说,自然要选择王夫人了。
    宝玉是王夫人的儿子,王夫人痛失长子,贾政的妾赵姨娘又生了一子一女,对于王夫人来说宝玉自然是她后半生的指望和依靠了。这个孩子由贾母带大,自然是无比的荣耀,可是一个母亲却失去了对儿子的管理权,王夫人自然是非常生气的,可是礼制在那,她是儿媳妇自然不能有半句言词。
贾母与王夫人表面上和气,而双方内心都有无奈和妥协。王夫人不得不表面上尊重贾母,不得不维持着一个大家闺秀应有的风范。而贾母对王夫人偶然的不合心意的举措也只能说好,比如王夫人撵了她派过去的晴雯,贾母就只能点头说好。
     二人一直遵守大家族相处之道,合平共处。直到宝玉的婚事提上日程。
     宝玉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贾母的外孙女黛玉,自幼被贾母接来,与宝玉青梅竹马同吃同住,二人感情浓厚,合府皆知。众人都议论将来只要贾母一开口必是订了的。另一个是有金玉之说的宝钗。宝钗的母亲是王夫人的妹妹,而薛家与贾府同是四大家族一直互为关照,宝钗稳重雅致,是贾府有口皆碑的人物。
   贾母与王夫人各怀心事,互不肯放弃。贾母考虑的是黛玉的未来和宝玉的幸福,王夫人在意的是宝玉能否按照她的意愿成家立业,而宝二奶奶的人选还关系着王夫人能不能管理贾府大权的因素。黛玉个性清高体弱多病,自然不是王夫人所选之人。
   贾母对王夫人有意见自然不能明提,只是在贾赦提亲于鸳鸯时,发作了一下,说你们都是哄我的,外 面孝顺,里面都在算计。有好东西要,有了好人也要。这看似在说贾赦,其实也是对王夫人的不满意,王夫人一言不敢回,是怕也是说到了实在处。
    后来探春出来打了圆场,贾母马上改变态度,对王夫人道歉,是贾母高明圆滑之处。话已说到,自然要收场,日后还要相处。自然不能把局面弄僵了。可是此话也是她对王夫人的心里话。
贾母安排晴雯去宝玉那里,自然有用意,可是王夫人却不汇报就把人撵了,贾母表面上一笑,实际明白王夫人在用晴雯作试探。贾母志在黛玉,自然不会为了晴雯与王夫人开战,只好含糊应答。
贾母在这件问题是很是为难,不能得罪王夫人,一则是考虑王夫人的身份,二则她毕竟是宝玉的母亲,黛玉的婆婆,事情弄僵了,黛玉将来要吃亏。而且黛玉此时已无娘家作后盾,若真的事是无依无靠的。
    凤姐那般八面威风,还要被邢夫人刻薄的于无人处落泪。何况是黛玉,而王夫人的权利大于邢夫人太多。想想这些,贾母如何不忧。
    可是让黛玉放弃宝玉,贾母也不甘心。必竟贾府于黛玉是不错的选择。而且与宝玉又合心意,宝玉是贾母带大的,自然是贾母最放心的人选,可是这个婆婆却是难缠。而黛玉一直不长于处理此类人际关系。
    不能不让贾母担忧,所以对王夫人只能以和相待,盼望王夫人同意这桩婚事,或者薛家放弃了,那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不至于在黛玉未嫁贾府之前就和王夫人冲突。
    可是看后来的发展,虽然比宝钗年纪小的湘云都订了亲,虽然宝钗的弟弟都订了岫烟,
    可是薛家仍未给宝钗提亲,虽然贾母说了中意宝琴,婉拒宝钗,但薛家似乎并没有放弃的主张。
    所以这件事各方一直沉默着,都等着时间能作出安排。
    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宝钗的年纪越来越大,这于宝钗不利,可是贾母也越来越大,这对黛玉不利。贾母和王夫人得有所忧。
    王夫人不能自己作主,得罪于贾母,必竟在贾府她还需要贾母的支持,对抗邢夫人。而且身份在那里,儿媳要恭敬婆婆。这也是一大规矩,所以也只能沉默不能明争。
于无声中各自主张,都是忧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