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珍爱红楼――迎春的婚事
(2008-03-28 13:35:23)
珍爱红楼――迎春的婚事
虽说贾府出了个元春,也未能从根本上抬高女子的地位。从迎春身上可以看出,对女子还是极为轻视的了。
贾琏是儿子娶的是王家的小姐,自然是门当户对了。可到了迎春,就差的多了。贾赦安排的是孙家,其实这孙家没什么地位,从贾政出来反对就能看出来。自是不般配的。贾政本也不是多事的人,能反对,可见了情形确实不好。而贾赦执意不听,只是因为用了孙家五千两银子,所以才把女儿给了卖了去。
贾赦贪钱,品德恶劣,可是作官的人还要卖女儿去挣钱,确是少见。可见在他心里,对这个女儿毫无亲情,只是作生意。贾赦的这种心态,也是当时社会上的一种心态。所以为迎春日后不幸的生活埋下了伏笔。她是孙家用钱买去的,如何会尊重她,自然把她同家中的丫环仆人一同对待了。
贾母的态度,也是冷淡。迎春在她身边长了几年,不喜欢迎春的性格,也感觉这孩子没有元春与探春的姿质,为贾府谋不了什么利益,所以也不放在心上。鸳鸯的事还能与贾赦争一争,现在亲孙女的事反倒沉默了。贾母的放任是促成迎春婚事的第二步。
贾政劝了几次,哥哥不听,也只好算了。从书中看这兄弟二人关系不好,贾政方正不会奉承,贾赦骨子里瞧不起弟弟,只不过贾政有个女儿成了妃子,这不得不让贾赦客气三分。中秋夜,贾政命几个孩子作诗,贾赦故意拉拢贾环,让贾政难堪。对迎春的事,贾赦是不会考虑贾政的意见了,他为了五千两银子,才不把这个弟弟放在眼里的。
邢夫人自然只是奉承贾赦以求自保,不会为这个名份上的女儿想一想是否合适,在这种形势下,这门亲事就订了下来。而迎春的个性自然只会听命于父亲。她的软弱,让人们考虑问题的时候根本不考虑她的态度。若是别的小姐,也许会问一声,若是凤姐探春的个性,作父母的怕是不敢轻易作主。那二位若不情愿的事,不一定会惹出什么麻烦。
迎春的性格,成了促成这桩婚事的另一层原因。可怜的迎春,一直温柔善良,与世无争,却偏在婚事上让人给耽误了。嫁过去不到一个就死了。而贾府也没当作回事,贾赦是银子到手,其余不问。
迎春在灯节作过一首迷诗,是算盘,是打动乱如麻的意思。看来她的命运真的是让人算计。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