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珍爱红楼―――士隐
士隐一家的故事,完全是独立于十二钗的故事,却是全书的开篇,那么曹公若要写收尾,也自要收于士隐。
士隐的身上隐写了太多的含义。他人至中年,于当地一带原是望族,本是书生,却无意功名,不知是久考不中,还是天性散淡,不屑于官场,但当严老爷来时,他也是恭敬接待,倒不是清高的不理凡尘之人。放开了功名,一心饮酒修花,也有陶渊明当年之风。若能如此也是人生乐趣,这样的生活也许正是大观园的宝玉的梦想。士隐于这样的生活还是乐在其中的,与世无争的人,本求一个世不与争,也就安然了。家中有贤妻,又有一玉雪可爱的女儿,也是欢喜。此时的他正是人生好时节,他这样的人,所求本不多,这样的寻常日子,才是他的乐趣。
他心态平和,也有识人之风,遇雨村每有周济之意,只是文人做事,还是有些顾忌,一要选个合适的时候,二要看看雨村是不是可助之人。日常的交往也非一日,二人还是投缘。这一日与雨村闲谈,正值严老爷来访,士隐去陪客,留下雨村,却在无聊时遇见甄家的丫环娇杏,那雨村正适人生失落时,然而梦想还是有的。看人家三次回头,便以为遇了红尘知己,也有自作多情之义。
雨村夜下吟诗,士隐大赞。也从诗中看出此人素有大志,于是顺便提出周济之意,雨村自然欣喜。那雨村得了银子,便连夜走了。却不知是因为一时高兴,顾不得礼仪,还是怕人反悔,所以匆匆走了。总之给人感觉三分洒脱七分小气。士隐还想帮人,没想到一夜醒来,人如黄鹤已无踪。也只的罢了,心中微感失落。有时你帮一个人,也未必会有所想结局。今日之事也未必存了日后图报之心,只是若知此后雨村置女儿于不顾,恐怕必然后悔今日之行。人生难料,有时好人不做好事,于心不安。可做了好事,也是伤感。
英莲的走失,是整个甄家的大不幸。此时想当日那僧所言“施主,你把这有命无 运, 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那僧还说:"舍 我罢,舍我罢!"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 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 便是烟消火灭时”
而今见闻此事,心有所动。
此时遇见道人,听见<< 好了歌>>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前一篇:青草青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