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事的我”这话倒是在写宝玉与湘云了。
他们是最初的青梅竹马,最早都在老太太那里住着,伏侍宝玉的袭人原来就是照顾湘云的。所以少时的湘云会穿了宝玉的衣服哄老太太开心,也真的像呀,让老太太都信了真。在他的眼里,她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在她的心里,他是一个体贴细心的好哥哥。所以她会叮嘱他记得让老太太接她来玩,贾府于她才是个快乐的天堂。
他们有过多少快乐的时光,作诗社的时候,他总想着少了什么,袭人提醒,他马上跑到老太太那里立逼着要接她来,芦雪庵里他们大吃大喝,那样的快乐与爽利,只有他和她之间存在。黛玉身子太弱,有太多的顾忌,宝姐姐太庄重,有太多的规矩。只有她才是他的伙伴,一起开心的玩玩闹闹。
黛玉若和宝钗有了纷争,他是想也不想站在黛玉那边,只是湘云脱口说出戏子的模样像黛玉的时候,他忙使了眼色,他怕她得罪黛玉。黛玉问的好
"这一节还恕得.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顽,
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贫民的丫头,他和我顽,设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是这主意不是?这却也是你的好心,只是那一个偏又不领你这好情,
一般也恼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他.我恼他,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那口拙的宝玉自是无以言对,己原为他二人,怕生隙恼,方在中调和,不想并未调和成功,反已落了两处的贬谤.他原也是在意湘云的如黛玉一般,只是情意不同。
其实宝玉还是数和湘云在一起的时候快乐,他不用想说什么作什么,只要自自然然的就行了。从童年起开始的情谊,让他们相处的轻松愉快,无话不谈,只是他们之间始终是兄妹之间的从容恬淡,倒也没了烦恼与忧伤。
湘云纵容孩子气,可也是大家庭长大的千金小姐,场面见的不少了。人情世故也是知道的,所以才在海棠诗社里喊着请客,只是实际经验少了些。对人见人爱的宝琴直言,老太太屋里多做无妨,太太房里没人别进去,那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她是清楚贾府的事事非非的,做客的生涯,也不只是玩闹,无心中她已非常的明白。只是她懒得细理这些事情罢了,于史府她不是主人,于贾府她更是客人。这两处地方于她都不是家园,她心里明白就好了,不想劳神如宝钗,想着金玉之说。不想如黛玉那样小心谨慎,也没有探春的热情与责任感,必竟三姑娘是贾家的小姐。她的人生只希望快快乐乐的,如云一样自由轻松就好。而宝玉是她的好哥哥,她本是没有兄弟姐妹相怜惜的,所以才会对宝钗的情谊那般珍视,对宝玉也一样的依赖。
捡到宝玉准备送她的麒麟,她也呆呆的出神,对于未来她不是没想过,只是她更清醒的明白,她是作不得主的,问的权利也没有,她的人生不掌握在她的手中,也只有眼下的欢乐才是真实的。而这欢乐中有个好哥哥于她也是幸福的。
她劝黛玉何必自苦,她知道黛玉在为何而苦,那苦是无法解的未知。宝黛的情意她自然知道,也有着淡淡的羡慕,只是想到未来,她便沉默了。也许对未来的希望中,也希望那人有着宝玉的细致和温和,只是她知道必不是宝玉。
宝玉的人生是白茫茫一片大雪真干净,了却一心事,离了红尘。而她无论相遇是何等的命运也能从容坚持,必竟她的命运一开始就教会了她快乐,“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只是多年后,她的心上会记得那个陪她一起玩的宝哥哥,只是已是往事。
“如果那两个字没有颤抖
我不会发现我难受
怎么说出口也不过是分手
如果对于明天没有要求
牵牵手就像旅游
成千上万个门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
怀抱既然不能逗留
何不在离开的时候
一边享受一边泪流
十年之前
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
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
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
十年之后
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
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
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
才明白我的眼泪
不是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