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与宝玉
有评论家说,红楼梦是写顺治与董妃的。
细看起来,顺治与宝玉还是很有些相像之处的。顺治六岁登位,成一朝之凤凰,宝玉含玉而生,出世则为贾府之贵。都是身份极贵,而感情则多生烦恼,偏又是情有独钟,一片痴情。
宝玉初见黛玉,就因黛玉无玉而摔玉,在他心中此玉不及黛玉一分。顺治因董妃离世,而甘心放弃江山,不爱江山重深情,一样的人比物重。而黛玉是苏州人士,自有江南女儿的亭亭幽幽,而董妃生母为汉人,自小长于江南,自然与宫中女子不同,独享一份清丽。都是此中偏爱荷,不论园中谁国色。
人生若初见,宝黛一生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令多少人羡慕。他宁愿一生只为她画眉,不管世外春夏秋冬,只是红尘不许,他有太多的责任,有太多的约束。顺治初遇董妃,已是心中钟情,无奈身份相隔,他是君,她是臣妻,这一生本已无缘。说起来比不得宝黛大观园里心心相印多少年,能共读西厢,能共赏桃花。
宝玉是贾府至贵,然而并做不了主。一个丫环的去留都不是他能决定的,何况他的终身大事,其实真到了决定的时候,是没人考虑他的意见的。母亲考虑着家庭利益,一心要与自己的娘家结亲,自然不会考虑黛玉。而孝庄为顺治立后,两次皆不顾他的心事,一定要立自己娘家的亲戚。异曲同工,皆是爱儿子却更要从全考虑。所以黛玉不放心,纵知宝玉真心,也难安心。而宝玉对太太恭敬的紧,只是难见亲情。而顺治明知母亲处心机虑是为了自己,仍是痛苦莫名,只为一切皆不出自他的心。
宝玉不喜读四书五经,对于处世安身的话题皆不感兴趣,而顺治本有一番大志,无奈在前朝施不开手脚。心中自是苦闷,对于自己的婚事又做不得主,终于发现原来天子也有不得已的时候。
顺治终还是顺了母亲的意立后,宝玉娶了母亲订的宝钗,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殊,在这一点上二人都是意难平。顺治重董妃,只有她是能懂自己的人,其实他想要的也只是真心以对。宝玉对黛玉,本是换你心为我心,始知相忆深。他们所在意的都是心灵的相知。
只是他们所重的所坚持的,都是别人所不解不肯成全的。最后都是出家,别了红尘,白茫茫一片大雪真干净,了却红尘事,只为了自己的心。想起那一句悲辛无尽,用情太深,而又伸手只是茫然,可不是无尽。只有塘中莲花流转,记取深情如许!
“说忘记却时常想起
你给的美丽刺痛我心底
每一次从梦中惊醒
沉默地哭泣放肆地想你
如果我们的故事
已写到了结局
如果你注定要放手
我情愿笑着离去
不如就这样收藏起悲伤
陪君醉笑三千场
既然是这样说好要坚强
醉笑三千场不诉离伤
你一定记得我微笑的模样
陪君醉笑三千场
你一定记得最快乐的时光
醉笑三千场不诉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