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探春(我本真心托明月)

(2008-01-05 09:36:00)
标签:

情感

珍爱红楼--探春(我本真心托明月)

        也许自卑过的人才更容易接近她。
      出身是最容易打击人的。虽说那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可是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一生的印记。所以探春才会如此的介意自己的身份。在当时嫡出与庶出的差距太大,看见了宝玉与贾环的千差万别的待遇,就知道了同是贾府的公子,可是因为母亲的不同,而人生的境遇也完全不一样了。
     很多事总是有人提起,也许是好心,也许是恶意,也许是无心,只是当事人在努力的忘记的时候,被人提及,总是会让心情大受影响。贾府素来重视女孩子,高层自知指望那些少爷们兴旺家族是不可能了,转而把希望放在女孩子身上了,元春就是贾府用心栽培的结果。却也收到了成效,令贾府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繁华景致。所以那些女孩子都在贾母身边长大,也是为了好统一培训。这就比较好解释为何宁府的惜春也在贾母身边了,这是荣宁两府的利益关系所在。
     探春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本来是极好的,自然无人敢轻视她。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却知道了自己的生母竟然是那个令人耻笑的身份低微的赵姨娘。这里面有可能是那些家人在背后议论,也可能是赵姨娘自己表现出来的。赵姨娘和探春是至亲的人,可是心理距离却也是至远的。这也不能怪谁,两个人的身份环境都不同,而且探春所接受的教育,也不是赵姨娘曾经一个丫环能接受到的。当她一心向上,以为自己出身高贵的时候,突然出现这么一个事实,让她知道原来她和元春姐姐宝玉哥哥是不一样的。她自然倍受打击,越是如此,自卑转化成了强烈的自尊,越让她从那些规矩里寻找可以保护自己的条件,于是她开始有意无意的淡化她的出身,远离赵姨娘,不让人们把她们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本能。所以她接近王夫人,所以她和宝玉说说笑笑,那个凤凰一样的哥哥,她乐意人们记得那是她的哥哥。她以此为荣,她努力着,她要人们尊重的目光而不是轻视的眼神。就像一个小姑娘穿了一件衣服,非常爱美的她却听见别人说,你说这件衣服不好看,这衣服不配你。她当然会把这件衣服收起来,再也不穿,甚至心里希望没人记得她曾穿过那件难看的衣服。其实有时面子就是一件衣服。
     开始长大的探春愈发看的清周围的事态,整个贾府的危机重重,而人心的不齐,忙于勾心斗角,而她热爱的贾府正在走下坡路。她是真的忧心重重,她和父亲一样是受正统的教育,希望一切都能在自己手里欣欣向荣,纵然不能更好,也要维持。她用心的观察府里的规矩与经济状况,也是等待着有一天能够在自己手中得以改变。所以管家时,她才能一下子免了那么多银子,少爷们上学的八两银子,姑娘们买化妆品的二两银了,那些重复的支出在她那里划掉了。而且还开源节流,学习赖家的园子承包管理方法,粗略一算,一年也能差出几百两银子。她常叹不是男儿,不能出去作一番事业,她的内心是有着男儿的英雄情结的,不想纠缠在那些小事非上,她和母亲的眼界心胸都不同,所以她不能理解为什么赵姨娘会在她管家的时候为了二十两银子跑来让她难堪,她是真的委屈,好不容易有个机会能做点事,能得到上层的认可,可是赵姨娘这一闹真是让人看她的笑话,除了哭,又能如何,这是她的母亲,不理解她不支持她,反让她伤心,可是她又不能如何,说到底她也还是在内心关照着母亲,她口口声声,有宝玉的就有环儿的,她用公认的规矩和道理为贾环争取地位,也是为母亲日后争取地位。只是这都不是能放在明面上说的话,只能意会。如平儿那样的机灵人就看的懂,所以赵姨娘指使彩云偷露的事,平儿为了维护探春才会 不去追究。只是那个直来直去的赵姨娘却不懂人情的事有时是虚虚实实的,别看那些婆子们在她面前说的好听,会帮着她,真出了事,不过是背地里笑话她。探春一语道破,作弄个呆人替她们出气。
      有的时候,你真要保护一个人,反倒不能离的太近了。在贾府就是如此。总不能让王夫人警觉吧,那可是手握大权的太太呀。探春平日里是在太太跟前的,一口只有一个母亲是太太,无非是让王夫人安心。老太太因为鸳鸯的婚事误会了王夫人的时候,满屋子的人不好分解,只有探春出来笑说,这事与太太有什么相干,老太太请想,大伯子要说屋里人,小婶里如何知道。一句话解了王夫人的场,足见探春之敏,心敏嘴敏,敢说敢行。连凤姐也要赞她,好一个三姑娘,心里明白又说的出来,不是那明哲保身只顾自己的人。王夫人也挑不出探春的不是,探春把礼字用到了极致,让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她用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上层的看重,得到了下人的尊重。只是那个生母,是她心中的痛。她不想承认她,多希望不是她的女儿,可是时间长了,她又不得不关心她,担心她的未来。这样的矛盾情绪,如一团乱麻,让她心痛。
       两位夫人搞出的清查大观园行动,让探春大为不满。明明局势已经危险,她们还在家里自杀自灭,探春已经看出贾府的命运堪忧,自然心情沉重。打向王善保家的那一掌是她满心的愤怒与悲哀。那令人喝彩的一掌,是探春最光芒的一掌。没有这些小人的事非,那里有那么多的混乱。
       千里东风一梦遥,她终也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更不能改变贾府的命运。那天上飘飞的风筝呀,你可知道探春的梦跌落在何方,是不是当年的杏花春雨,灿烂缤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