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珍爱红楼----王夫人(我本真心托明月)
说起赵姨娘,大家都讨厌,说起邢夫人,大家都烦感,其实这样的人并不可怕,因为她们的一切是表面化的,你从一开始就有了介心,所以反不会上当了。倒是那个王夫人,素日里和和气气的,一副慈善的样子,倒容易让人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她的厉害。
王夫人平日里都是稳重端庄的大家闺秀风范,她把执行的权利给了凤姐,所以凤姐弄的人仰马翻的时候,她倒是可以冲出来收拾局面,倒更显得太太能干了。她不贪钱,给袭人的二两月钱,还从是自己的月钱里出的。这也难怪,赵姨娘一个月二两银子,太太呢可是二十两,比赵姨娘整多了十倍,再加上素日人孝敬的,当然那点小钱太太是不会放在心上了。所以王夫人的名声一直很好,刘姥姥夸赞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赵姨娘也说太太是好太太,自然不用太太出面针对赵姨娘,凤姐早把赵姨娘瞪的无外藏身了。
王夫人本身是想做一个人人敬慕的好太太的,她的出身是王家的大小姐,又嫁了贾府的二老爷为妻,女儿成了贵妃,是贾家的靠山,长子优秀,虽说后来病死了,可是小儿子依然是贾府的宝贝,自己有子有孙,说来也是不用发愁了。如果不是赵姨娘有了儿子贾环,王夫人应该是一切顺心了。因为赵姨娘母子和大房的存在,王夫人不得不打点精神应战。她把希望放在了宝玉身上,她和贾母一样都太看好那个模样好脾气好,会精致淘气的宝玉了。贾母对两个儿子失望了,知道他们不是振兴家业的材料,所以把眼光放在了第三代,贾琏管管事务还行,所以重任落到了宝玉身上。王夫人是年过五十只此一子,有些人生的无奈了。宝玉成了她的快乐与伤痕。她知道她的娇纵已让她无法管理儿子,所以要借助别人的手,为儿子创造一个环境,所以王夫人才把与宝玉有关的人和事盯的那么紧。
如果没有宝玉的因素,那么王夫人还是没太大的问题,对于与宝玉无关的事,王夫人还是能网开一面的。彩云和贾环的事,人人皆知,王夫人也清楚,其实彩云从房里偷东西给赵姨娘,王夫人也是心中有数,可是却装作不知,并不追究。可是金钏不过是和宝玉开了个玩笑,就让信以为真的王夫人给撵了出去,十多年的情份不讲了。晴雯若不是宝玉的丫环,想必结局也不至于那么悲凉,袭人若不是宝玉的丫环,那翻顾全宝玉声名体面的话,也不会那么有效果,令王夫人大感放心,所有和宝玉说过玩笑话的丫环,皆成了王夫人清查怡红院处理的牺牲品。其实在园子里折腾的人大有人在,只要是和宝玉无关的,王夫人根本不放在心上,她要的是儿子的前程和名誉。
王夫人一定也是恨赵姨娘,可是为了博一个贤良的名声,她要故作大度的。全文中很少见王夫人责骂赵姨娘,也没用什么手段对付赵姨娘。看看凤姐不下一年的功夫,就逼死了尤二姐,相形之下,王夫人还不是一个有心智的人。她的喜怒都是直接的。没有凤姐的三十六计的环环相扣。对于赵姨娘,王夫人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接爱了社会的规则,给赵一个空间。只是这空间也是狭窄的,凤姐对赵姨娘的刻薄,必然是得到了王夫人的默许的,她乐得从容的看出面对付赵姨娘。探春和她的靠近,最是合了王夫人心事,这更加会让赵姨娘凄凉。对待这个有儿有女的姨娘,王夫人也只能如此,纵然心中有了这根刺,也只能任其自生自灭了。
王夫人对儿子好,却不见多疼孙子,比起贾母对宝玉那是差的远了。贾兰和这个奶奶也不亲,不像宝玉和老太太那样欢欢笑笑的。王夫人却也奇怪,对着那个兰儿却没多少热情。一切让李纨去管,别无多话了。只是没想到,儿子最后背离了她的目标,倒是孙子成了贾府的荣耀。
如果黛玉只是个客人,王夫人也是安心的,只是黛玉成了宝玉的最爱,这不能不让王夫人大为恼火。只要是宝玉的事,王夫人都不能平心静气。可是老太太的影响她不能不顾忌。于是她想到了妹妹的女儿宝钗。宝钗和黛玉比起来,从性格上说,贾母喜欢黛玉,王夫人喜欢宝钗,倒不是血缘的关系,有着各人的审美观点。王夫人看重实际,贾母更欣赏气韵。本也无可厚非,只是王夫人不考虑宝玉的感受,一定要成全金玉良缘,为了达到自己的心愿,逼着儿子放弃自己的知己,最后逼出了红尘,逼成了一个自己晚年无子的境遇,却成了她的悲哀。可怜天下父母心,她想把最好的给儿子,她以为她能给他最好的一切,结果却不是他想要的,他想的却让她伤害了。他们之间无恨却也无缘了,母子的情份未断却也远了。
他走了,她一个人留在贾府,一切的心事都成了空。她的日子还要继续,过去的一切是她全心的付出,未来的一切是她无限的牵挂。是什么蒙住了她的双眼,让她看不清儿子的心事,让她和他走的越来越远。
他有他的世界,是她不能进入的时空。她的世界,他也不曾明白。一个母亲,一场爱情,都是伤痛!
前一篇:母与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