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黛玉葬花

(2007-12-13 16:10:58)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黛玉葬花是唯美的也是清冷的。春日里花满枝头,桃红柳绿蓝天碧水,正是最美的时节,可是黛玉却是葬花,她的心境与那满园的明亮与生动成了鲜明的对比。
   葬花的前一夜她误会宝玉生了她的气不给她开门,当时就已是泪水晶莹,只是无人懂。一个人思前想后了大半夜,天明才小睡了一会儿,第二日清晨宝玉前来,黛玉正在气闷自然不理他。宝玉只好一个人走了。众人都在园中玩耍,只有黛玉一腔心事无处可说。
   失了父母的黛玉,纵然是贾母的掌上明珠,深得贾母的细心照料。然而那种天然的伤感,成了她一生挥之不去的忧伤。她的心思敏感而细致,总是容易把事情想的伤感。那时节对宝玉的心事,她还在试探中,总是忽喜忽悲。贾府的人情冷暖,却早已看透。宝钗带着那明晃晃的金锁,真让她心痛又无奈,宝玉呀宝玉,那个金玉之说让黛玉的心一下子暗了下来,多生了多少事故。只是这样的心事百转千回却是不能开口。黛玉面对着宝玉,只能一次次的求证,求证这份情缘的份量,是不是能替代那金玉之说的流言。可是结局总是让她不敢肯定。
   那一夜,她被拒在门外。晴雯偏又说是二爷的吩咐,这自然让黛玉的心凉透了。她以为最在意她的人,却让一个人在冷风里站着。却听见宝钗宝玉的说笑声,接下来看见宝玉袭人送宝钗出来。那时节,泪在心中辗转,痛已无声。为君已是人憔悴,只是不能说。
   终于能对着满园春色,诉一诉伤心事。于是我们看到了那首葬花词。那首让黛玉心伤让宝玉大恸的词。这样的感觉也只能在他们二人之间达到共鸣,宝钗是不会的,湘云也不会。知音的感觉是奇妙的,那就是为同一件事物而喜,为同一句话而悲。为换我心为你心,那样的感觉是可遇不可求的。遇上了是一世的幸运。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 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 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 ,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 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正是: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那林黛玉正自伤感, 忽听山坡上也有悲声,心下想道:"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想着,抬头一看,见是宝玉.林黛玉看见,便道:"啐!我道是谁, 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刚说到"短命"二字,又把口掩住,长叹了一声,自己抽身便走了.这样的感觉非知音不能同泪。
  也许黛玉是第一个感知命运的女子,第一个想到姐妹命运的人。从花落想到红颜的命运,好似心灵感应一样,红颜薄命古今同,是她的诗。她对自己与宝玉的未来,渴望却不看好。命运的强大力量已经让她心伤,只是真情难舍,又让她苦苦的坚持。
  少年的青梅竹马,人生若只初见的心心相映,成长岁月中的相知。是这一世的最重,在黛玉心中与生命同在。又怎能放弃,又如何失望。可是面对着贾府的重重规则,想着未来的茫然,她的心与落花同悲。红颜如花,她想求想盼的是那如玉一样的惜花人呀。
  若得了珍惜,自是花在枝头春意好。若是一生无缘,零落成泥也只作尘香了。因花惜人,黛玉的葬花,是她一生的心结。是宝黛情深的婉转!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黛玉葬花
后一篇: 黛玉葬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