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探 春与王夫人(我本真心托明月)

(2007-10-15 11:16:21)
标签:

随笔/感悟


珍爱红楼----探 春与王夫人(我本真心托明月)
       如果能够选择,探春一定希望王夫人是她的生母,如果是那样她的人生会是另一个样子,她的心态也是另一重天地。
       从开始记事起,她就明白了别人眼中的轻视的眼神,那背后的私语,她不是不明白,却只能装作没听见。她的心中不止一次的问,为什么她不是太太的女儿呢。她并不想要宝玉那凤凰一样的地位,她只是希望能在别人眼前堂堂正正的立足。不希望有一个赵姨娘那样的母亲。她的人生不愿存在于一个姨娘的女儿的影子下。那样的失落是一生无法改变的阴影。
      可是什么也不能改变。她只能看着王夫人一脸温和慈爱的对着宝玉,在看见她和贾环那一刻,脸上的表情转成了淡淡的了。那是一种威严,一种太太身份的象征。她从容自若的对着太太行礼,心中却是掩不住的悲哀。她知道她的路有多难。可是既然一切不能改变,她只能改变自己,让自己立足于贾府,让任何人不能小看她,轻视她。纵然她不是嫡出,她依然要让她们懂得她是贾府的三小姐,没有人能轻视她,她是探春。不只是赵姨娘的女儿。
        于是她温和平静的对待周围的人,却严格要求着她身边的丫环婆子,她不能让她的丫环任人指摘。她们没有怡红院主仆 的地位,自然也不能要那份张扬。于是她沉默着努力着。让岁月等待她的成长。
         她亲近宝玉,严厉管束着贾环,希望他能如贾兰一样用功读书,将来立身于贾府。贾环是不能指望府中的优待了,唯一能靠的是他自己了,她心中有一分说不出的 期望,如果贾环能科举出身,自然 可以让人刮目相看,那么赵姨娘才能有一个不错的未来。这也是李纨对贾兰的期盼。所以李纨才那样的逼着兰儿读书。 才是唯一的未来,唯一不令府中人欺负的办法。可以扬眉吐气立于人前的资格。
         可是赵姨娘不懂,贾环不明白。赵姨娘只是把仇恨的目光落在宝玉身上,那是无用的。贾环只知道和宝玉比着淘气,你以为别人会像纵容宝玉一样宽容你 吗。探春忧伤。也是无奈。她不能引起王夫人的敌意。所以表面上要远着赵姨娘,冷着贾环,这样才不会令王夫人把三个人一起当作敌人。她们的危险也会小一些。可是赵姨娘不懂,反而四处指责探春只会攀高枝,捡高处飞,她哪里明白探春的心事,正是为了她们的安全才会如此的小心谨慎。母女不理解,探春又不能明说,那个心里搁不住一 点事的赵姨娘,如何能明白她的宏图大志。而另一方面,精明的王夫人如何能放松对她们的警惕。探春 终究是要嫁出去的。而贾环是有资格和宝玉分财产的人。所以那看不见的战争始终存在。
       探春一直努力的认真的做一个合格的大家闺秀。她的出色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欣赏。老太太喜欢她,凤姐敬畏她。姑娘们都知道她是个明白人。下人们都怕她三分。 她的人生终于有一丝亮光照进来。
       老太太为了鸳鸯的事怪责到王夫人,众人皆不能言,连宝玉也只好沉默。探春站出来替王夫人解了围。一片云彩才散了。王夫人对这个聪明懂事的三小姐,也不得不承认她的能力与优秀。
        不出闺门的三小姐,只去了一趟管家的府上,便想到了照样学样改革贾府的陈规。于是她等待着。凤姐病了,王夫人将管家的事务暂交到了她的手上。当然也是不得已。还是不放心的另派了李纨(王的大儿媳)、宝钗来协同管理。只是李纨是不多事的,宝钗素来要博芳名的,也不会披挂上的。只有她,不俱风雨不畏人言,真的是在意贾府的未来。真心实意的要大干一场。于是贾府的大观园换了容貌。一时呈现生机,令人可喜可敬。只是她终不是王夫人的女儿,没能得到太太的支持。不久凤姐重新理事,这些规则也不了了之。
         探 春不得不清醒的面对现实。她的一腔热血被无声的冰封了,她却只能沉默的面对一切。没人能体会她的心事,没人为她主持公道。她明白嫡庶之间的矛盾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她看到了贾府的危机重重,却也明白了上层的得过且过,只能看着贾府风雨欲来。
         那一次大抄查,王夫人邢夫人都派出了得力干将,在凤姐的带领下冲杀进来。别的地方都是规规矩矩的听从命令。只有她秉烛而待,带领着她的丫环们,等待抄查队伍的到来。那份气势令凤姐低头,只是不识是务的王善保家的偏要显示自己,探春终于打出了那愤怒的一掌。贾府已是危机重重,上层却还在窝里斗,真让人寒心。这一掌不只是针对王善保家的,还有邢夫人王夫人,她们才是抄查的领导者。探春此时已是勇者无俱了。她不在与王夫人保持那虚假的温情了。
           当然王夫人对这个玫瑰花一样的美丽精明的三小姐,也只能礼让三分。探春站 在理的一边,她也只能用礼相待了。
           一帆风雨路三千,是探春的无奈,她的命运还是不能自己作主。也只有悄然离去了。这也许是王夫人理想的结局,只是随之而来贾府的衰败,也一样令王夫人无计可施。在一场悲剧里没有人真的笑到最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