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宝钗与莺儿(我本真心托明月)
书里的主仆之间的关系都不错。
黛玉与紫娟情同姐妹,凤姐与平儿互为周全。鸳鸯更是贾
母的一把总钥匙。所以紫娟为了黛玉试宝玉,惹
出一场大风波,几乎要了宝玉半条命。那份勇气与智慧真让人佩服。平儿更是凤姐的得力助手,不仅帮着她管理事务,还要弥补凤姐的不足。处理太太房中丢东西一
案,就看出她平和中的大气与冷静,劝凤姐得放手时且放手,没得结些小人仇恨。保重自己要紧。鸳鸯抗婚,也是仗着贾母的信任与欣赏。那可是贾府中袭了官的大老爷,也是她,老太太才拦着不许。看后来迎春的婚事,老太太明知不好都沉默不管,迎春才死的那么快。在这一点上鸳鸯这个丫环比迎春对老太太都重要。迎春不过是个孙女,那鸳鸯可是老太太的心腹。掌握着老太太的一切经济事务,人脉关系,这可比那个不令老太太喜欢的孙女有份量的多。老太太一生世面见多了,自然能衡量的出谁轻谁重。说起来人真不能只看身份。迎春的身份可比鸳鸯强多了,可是在婚事上还没鸳鸯的份量。说起来就是一生不嫁,也比到孙家折腾死要好的多。
大家常常淡了宝钗与莺儿的关系,觉的她们主仆关系明显,好像关系远了似的。其实细看之下却非如此。宝钗深知礼教,又是客居贾府,所以明面上对丫环的管束是要严格些。你看宝钗管家,马上锁了通薛家的后门,明显着说明贾府的事非与自已无关。这样让后来的查抄活动,与薛家无关。一查完,人家宝钗二话不说,就搬了出去,人家可不让自己的人趟这趟水,比探春精明,而且不用动手动嘴的,就把自己弄明白了。而且还表现的好像是贾府要撵人家似的,忙着挽留。莺儿是宝钗自小的丫环,又是一起上京的,情份自是有的。看莺儿和宝钗一起作针线,又是说金锁,又是夸自己的姑娘,有世人不知的好处,那份天然那份自得,自是非常敬重自己的小姐,比起紫娟别一种情份。
贾环和莺儿玩,说莺儿欺负她,宝钗过来教训莺儿,那是为了给贾家面子,
并非真的难为莺儿,要不然莺儿也不会愤愤的数落贾环了,是明知小姐不会责怪自己才那样理直气壮的。莺儿的手巧是出了名的,三姑娘和宝玉皆让莺儿给自己作活计,莺儿编了的蓝子送了黛玉,黛玉也直说好。那份聪慧也是宝钗言传身教的结果。宝钗每至夏日做活计要到深夜,后来与惜春说画,说说的头头是理,令人佩服,这就知道莺儿的颜色功底从哪来的。
贾府里紫娟为黛玉操心,袭人为宝玉忧心,倒是莺儿一派天真,快乐
极了。这也是宝钗对她极为放松的缘故。你看探春的丫环是何等的严肃,你看莺儿天真活泼,可见宝钗并没有束缚她太多。所以宝玉眼中的莺儿语笑如痴娇憨婉转,明明聪明活泼的小姑娘形象。若不是薛家的风气轻扬,也没有莺儿的明快单纯。
小姐们虽说是天天见面,可是中间一个礼字在那里,倒是丫环和小姐朝朝相伴,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忙,倒有了份难得的患难与共的情份。宝钗在贾家客居多年,未必没有顾虑,作事周到,待人和气,也非易事,莺儿的天真明快,与她也是一种安慰。这样她周围的空气也能轻松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