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珍爱红楼----你在灯火阑珊处(我本真心托明月)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这是湘云的判词,她是宝玉的小妹妹,年纪比黛玉还小些。没了父母的她随着叔婶过日子,贾母是她的姑奶奶吧,喜欢女孩子的贾母常把她接去玩。她的个性是贾母喜欢的那一种。美丽活泼开朗大方,她的到来总是笑声不断,她的世界里不论是如何的忧伤,都换成了明朗的笑声。
大户人家养活一个女孩子不是什么难事,让丫环老婆子们带着就是了。湘云是喜欢贾府的,她一年倒在贾府住半年,贾母曾让后来服侍宝玉的袭人服侍过她,二人很有些交情。袭人温和细致,正合了湘云大方晴丽,越是湘云这样没人心疼的可怜孩子,越是渴望别人真心的爱护,一点温暖也会让她感动。所以她接受了袭人的照顾,后来袭人去了宝玉那里,好多年过去了,湘云依然念着曾经的情份,又是给袭人送手饰,又是一进府就忙着看她去,在她的心理上,是把袭人当成了朋友。后来她遇上了宝钗,这个稳重端然的大家闺秀用她的经于世事,给了湘云以物质和精神的安慰,湘云一下子就把宝钗当作了亲姐姐,人前人后的夸赞,若是有这么个姐姐,没了父母也无妨。她的心是那么率真,别人一点点关怀,她也能感动在心,念念不忘。她成了宝钗最忠实的维护者。宝钗的体谅贾府的悠闲都让她迷上了这个能让她快乐的地方。史府应该也是大户人家,那里的规矩太多,那里的活计太多,让她半夜三更不得闲,她当然只能忍耐,纵然不受拘束的她也明白她更是寄人篱下,只是她依然是笑脸如花般让人想念。她盼望着去贾府,其实贾母算是疼她的了。只是贾母有宝黛,后来有宝琴,对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子实在是没什么精力去照顾,她只能一次次提醒宝玉记得想着接她来玩。对于黛玉心中的风刀霜剑的大观园却是她的天堂。
贾母心中是黛玉宝玉,宝玉的世界中最重的是黛玉,其实贾府于她只是一份亲戚的客气,可是她真心的喜欢。张罗着请客,才想起自己没钱,宝钗帮她解决了问题,难怪她会感激宝钗,有谁会想到一个小姑娘的困境呢。贾母没有宝玉没有,还是那个懂的人情宝姐姐想到了。那一节为了湘云,不管宝钗是如何的目的,还是真的会感谢宝钗,成全了湘云,让她可以大大方方的请一次客,没人知道她多想请客,她在贾府吃了玩了那么多年,她多想做一次主人,尽一份心,请一下贾家这些主子们,她的心是那样的渴切。宝钗成全了她的心事。谁说天真不知人事,她原是知道的。平日里无忧无虑的笑有多少是真,连她自己也忘了吧。请客时她的忙碌与周到,谁能相信这是那个天天只知道玩的湘云能想到的。没人看见史府的灯下,她忙到三更的无奈与疲倦。她其实早知世事,只是她的心天生是水晶,只是明净。
她原是宝玉最先的青梅竹马,只是后来先是黛玉后是宝钗都比她和宝玉走的近,宝玉这个曾经呵护过宠爱过她的小哥哥,她多希望还如从前,只是不可能了。宝玉的世界太大,有太多的美丽风景,她真成了他的小妹妹了。她不是不介意,她最初和黛玉的争吵,不是不介意宝黛的接近。从前最好的玩伴,有了新伙伴就不再像从前那样只围着她了,她如何会不在意,宝玉也是她寂寞童年最好的安慰呀。可是她又能如何,黛玉有着老太太的万千宠爱,而她其实只是个客人。看看大观园里有黛玉有宝钗却没她的房子就知道了,她才是客人。
宝玉赠她的麒麟,她如何会不感动,只是她能说什么。那只是她的一个小哥哥。她劝宝玉读书,也许只是希望这个二哥哥长大后依然是她心目中最能干的二哥哥,不是只会玩的小淘气。宝玉不懂,不时就冷了脸,要赶人出去,袭人忙打圆场,提起宝姑娘的事,让湘云别放在心上。宝钗是脸上变了色,湘云仍是在笑,也许她见过二哥哥这样的脾气,所以才没介意,也许麒麟让她感动。顾不得宝玉在那里大赞黛玉了。此时的湘云与黛玉仍是小孩子的生气与纷争,看的出来,她不喜欢黛玉的个性,她的心里还是喜欢那个体贴她的宝姐姐。
宝玉过生日,她是大吃大笑,最后醉了。醉的那样美丽,醒来时,她仍是笑着。她的美有着天然的随意与真实。怡红夜宴,宝姐姐是牡丹花,黛玉是芙蓉花,她是海棠花。她的美既没有宝钗的富贵,也没有黛玉的诗意,只是更自然与生活化。
宝玉与黛玉是天外的,所以有情无份,没能落在红尘,而宝钗与宝玉是金玉良缘的红尘。可是读宝钗的诗,似乎又没能和宝玉白首。那么会不会是这个美丽开朗的湘云呢。
她穿了宝玉的衣服,能哄了老太太误认她是宝玉,宝玉珍爱着与湘云相同的麒麟,他们都是袭人服侍过的。他们一起想着玩的把戏,一起雪天烤肉,那样的和谐与自然。总觉得他们的笑声里有着人世最朴素的真情。
他们相识是无心,相知是无心,可是人世的百转千回后,灯火阑珊处,她会不会是与宝玉一同走过人生漫漫长夜的人。若能如此,也是美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