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爱红楼----花气袭人梦(我本真心托明月)

(2007-08-03 10:50:31)
标签:

随笔/感悟


珍爱红楼----花气袭人梦(我本真心托明月)
  袭人在红楼梦中较有争议的丫环。大多数人同情弱者,在袭人与晴雯间,晴雯被撵而死,袭人却成了王夫人内定的姨娘,在姨娘之战上,袭人大胜。只是想想,都是丫环,不过是一个长的像美丽的黛玉不顺了王夫人的心,所以大手一挥走人。另一个恰好投了王夫人的缘,成了王夫人的高级丫环另负了看管宝玉的重任,不过是一颗棋子,因为还有用所以给了个空名,最后宝玉出家,王夫人不也毫不犹豫的把袭人打发了,飞鸟尽,良弓藏,她不过是在府里多高兴了几天,结局是一样的,命运不在晴雯手里,也不在袭人手中,其实她们本是一样的人。
  袭人是外来的,因为家贫所以卖身为奴,为家中换些银子,女孩子的命运本就是浮萍一般,所以袭人从进贾府的那一天就不再指望家里了。一个人进了那个繁华如梦规矩森严的贾府,从老太太的丫环做起。她去的是一个好地方,那是优秀丫环集中营,那里出来的个个鲜亮明慧,在那里袭人应该是迅速成长了。第一她不是最漂亮的,第二她不是心灵手巧的,第三她不是口齿伶俐的。老太太喜欢的三种类型她都没具备,如此说来袭人要想出头,就太难了。可是她硬是用最笨的方法赢得了出场率。最笨的方法,就是不说只干活,干别人不干的活,别人不干了,她还在干,比别人起的早睡的晚,比别人干的多想的多。终于她的尽职赢得了老太太的欣赏。于是她被委以重任去了府里的凤凰宝玉那里。
  贾母最是明白,知道主子的待遇都是外在的,用的人好不好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她总是把自己的丫环送给自己疼爱的人。袭人的工作环境变了,前程也变了。在贾母那里是难知的,贾母那么重视鸳鸯也没给她一个未来,以至于没了老太太,她连生存都是问题。这点老太太就不及王夫人了,好歹王夫人还给袭人找了个婆家。到了宝玉这里可能性就不一样了。宝二姨娘是整个府中多少丫环的梦呀。
  袭人很快就得到了宝玉的信任和依赖。宝玉本质是软弱的,所以袭人的温和婉转正巧合了宝玉的意。富贵家庭中长大的宝玉个性柔和气质翩然,做事无主见,待人和气,这样的主子是好应付的。袭人也逐渐感到了贾府大丫环的地位与优势,待遇丰厚,吃穿和主子一样,比平常人家的小姐还尊贵。所以她拒绝了母亲和哥哥的赎身安排。她不相信家里,她不想等到家中情况变化再次被卖。她也许是怕了,也许是爱上了贾府的富丽丰饶的环境。毕竟她和宝玉相处的很好,宝玉什么都听她的。没有人会拒绝被人信任与依赖,而且宝玉还有着那样的背景与身份。应该说袭人的想法是正常的,宝玉本身也有自身的气质,黛玉和宝钗不也都喜欢宝玉吗,难道作为丫环就没有喜欢人的资格了吗,就算没有作正室的命,作姨娘还是有条件的呀。
  袭人对宝玉是关心的,宝玉的玉她用手帕包好了,怕第二天带会凉着了脖子,她对宝玉出门饮食俱是关心备至,以至于贾母和王夫人都挑不出毛病,那二位可不是省油的灯。袭人和府中的上层领导关系搞的好,她自知不入老太太的眼,所以对王夫人凤姐宝钗薛姨娘这些中层都是恭敬备至,和她们的丫环都处的好。凤姐病了她去探望,王夫人唤跟宝玉的人回话,她亲自去。她的实干精神终于赢得了好的人缘。就是宝玉的奶妈,无事生非,她也是百般迁就,宁受委屈,也决不得罪人。府中上下对袭人一口赞词,她终于为自己争取了群众的口碑,王夫人是非常重视声誉的,袭人这一点与宝钗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她比宝钗做的辛苦多了,宝姑娘有身份有钱,这二点都管用,可是袭人只是个丫环就难多了。
  袭人培养了麝月和秋纹两个帮手,帮自己打点事务,对于晴雯的不服管理,也一笑了之,并不计较,不去树敌是袭人的一贯作风。袭人深懂明哲保身。所以她不会去针对晴雯告什么密的,晴雯自己给自己得罪的人已够多了,用不着袭人去参与。这一点袭人必知,当然没必要把自己卷进去,说事非的总是不够贤惠的。袭人要名,当然要能省事则省事了。
  改变袭人命运的是宝玉挨打事件,袭人大胆向王夫人尽言,对二爷要严加管理,声名体面最是重要,甚至连太太如何见老爷都想到了。这正合了王夫人的心,王夫人是惯儿子,可是更在乎声名前程,这一层袭人看的透,这一险冒对了。王夫人上有贾母,中间有邢夫人,还有个赵姨娘,她当然要保护自己和儿子了。袭人就在宝玉身边,最是合意的人选。于是风云际会,袭人找到了靠山,一个懂的她价值的靠山,远比老太太那样淡着她强多了,于是袭人的晴天到了。而王夫人找到了心腹,最重要的是老太太的丫环成了王夫人的心腹,这让王夫人是如何的快慰呀,二人相对流泪,人生自是无奈太多。不管什么身份也有烦心的事,于是达成协议。
  袭人成了内定的姨娘,得到了王夫人给予的月银,她不再是老太太的丫环,不再是宝玉的丫环,她的主子是王夫人了。袭人说的好我要走只和太太说就是了。语气变了,她的责任人不是宝玉了是王夫人,一直看袭人是淡淡的,只到那时,才发现她的明白与通晓,她马上知道别人在她身上投资的目的,也迅速改变思想适应新的职责。王夫人是没看错人。
  从职场来分析,袭人也没什么错,必竟她要考虑自己的未来,总不能和鸳鸯一样老太太一死,也只有死的份吧。她的身份没人会替她考虑,她只能为自己考虑了,一个无依无靠的人,不靠自己又靠谁。她的人生本来就是空茫,不替自己抓些实在的东西,还能如何。大观园的如花风景,与她何干,她不是黛玉,花谢花飞飞满天,她的世界里是宝玉的针线。她不是宝钗,金玉之说是她最好的安排。她不是探春,看的清贾府的危机。她的地位太低,低到了那些事与她无关的清冷。她守着怡红院,本来也就想这样过一生,守着宝玉,就好了。宝玉是黛玉的梦与生命,何尝不是袭人想要相随的一生,一个精美如水晶,一个朴素如白开水。那一层里没有情。连当事人都糊涂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那样的查抄,岂是袭人的心愿。看着姐妹们纷纷离开,一样的身份她怎不会伤感。丫环终还是丫环,无论如何的付出。还是如此的结局,比如金钏,十来年不也是王夫人一念之间的生死,袭人精明她怎能看不清。她当然知道兔死狐悲。何况她不是狐也是兔。宝玉的怀疑,让她悲,原来是没人信她的,如果一场风波中她生存了,难道风波就是她制造的吗,这样的联系太过不负责任了。可是如何去说,怎么说的清。她沉默了,有时沉默是最大的无奈与伤悲,不必在说了。
  袭人喜欢宝钗,也许是同类人的天性吧,必竟她们相处的更容易些。也许宝钗是大观园里唯一体贴她的人,主动为她作针线,主动告诉她湘云的事,独立如袭人也希望有一个可以体谅她的人吧。所以她真的希望宝二奶奶是宝钗,而不是黛玉。倒不是她如何讨厌黛玉,她还没个地位与想法。只是直觉上没有一个丫环喜欢自己的主子娶一个脾气任性的姑娘,娶一个身体娇弱的病美人,而且会让自已的主子生气叹气的人。也许是袭人不了解黛玉,没明白黛玉本质的和善。一般来说任性的人,别人都不容易了解她。
  黛玉死宝钗嫁宝玉出家,这样的结局任何人都是意外,袭人也是茫然。桃花又是一年春,可是怡红院的岁月,她一生的纯美年华。她年少的梦,是如何的醒的如何的醉。
  月上柳稍头,那个让她倚门盼望的人,你去了哪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