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月难逢--一(我本真心托明月)
晴雯的判词第一句霁月难逢,她是霁月,只是难逢。难逢什么,是知已还是一个允许她存在的环境。
身世本是堪怜,没了父母被卖入贾府,比贾家家生的奴才更可怜,人家好歹还是一家团圆,比袭人还悲,袭人府外面还有一个想赎她的母亲和哥哥。而她就那么无依无靠,连可心思念的人都没了。她跌落在红尘中,是一朵孤零的花。
只是风雨挡不住她美丽的容颜,她出落的亭亭玉立,心灵手巧。她是公认的贾府第一美丽的丫环,她的美得到了贾母的欣赏于是她到了怡红院。她的起点很好,府中的优秀丫环皆出自贾母那里,贾母是成了仙的人,调教的人都是美丽晴朗如水葱一般,晴雯更是鲜亮,又形似黛玉,更是美若仙子。
她去了怡红院的,贾母的本心原是想着让她长久的陪伴自己的凤凰孙子的,贾母的话也就她配让宝玉使唤。她心明如镜,自然懂了老太太心意,这样的安排于她原也是极好的。宝玉虽是富贵公子,总还是天性良善,气质风雅。相伴这样的人原也对得起她的金玉之质冰雪之神花月之貌了。于是她安心的呆了下来,真的是安心了。于是把怡红院当成了自己的家,忘了风刀霜剑,忘了漫天的风云,于是她真心的喜笑怒骂,她是真我的,明净如水晶。她的个性最率直了。她打骂小丫环,恨她们不争气。她顶撞袭人,看不起袭人的讨好。她和宝玉也能大吵一回,只因为她以为宝玉懂他。可是盛怒之下的二爷,依然会拿出他的身份来撵一个丫环,其实二爷在她心里不只是一个主子,而她在二爷心里终还是一个丫环。她未能明白。二爷让她撕扇子,她笑了,如春花明丽清亮。只是她还是不懂二爷的兴致所至原不是她的天空。
二爷挨打,让她给黛玉送手帕,她去了,一直不解,为何送两条半新不旧的帕子作什么。她的心原太天真。情深处的百转千回于她仍是梦。看着袭人成了半公开的姨娘,她也是生气,可是无法,那时还不能明白,她们的事自己是作不了主的,一个王夫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让她们的命运改变了。她依然以为她的命运在她自己手中。晴雯太天真,一直不明白,她的身份与地位不是一颗高贵的心能改变的。
她依然活得灿烂,她是快乐的,宝玉过生日,她那么的喜悦着。老爷要考宝玉的书,她让宝玉装病,为了二爷,她能病补孔雀裘。那一夜,星光明亮,也亮不过她明慧的双眸。她就那样撑着,那样一针一线的补着,她的梦好美,所以那衣服好美。到了天明,她终于补完了,终于倒了下去。再也不能了,她的爱原就是一定要不留余地的。如烛光,蜡炬成灰泪始干,她无泪,泪已成水晶。
天明了二爷走了,依然风光,而她辗转病榻,只是无悔。
怎么知道那些老婆子,会那样的仇恨她,她的话只是尖锐,却非害人。小人得罪不起呀。邢夫人的一个陪房会跑到王夫人那里告了她一状,她的世界天昏地暗了。她站在那里,她长的像是黛玉,这一下子点到了王夫人的痛处,如果她不像黛玉,她的命运会不会好一点。她的结局已经注定。
那个凤凰的公子,只是沉默了,看着她于病中让人托了出去。明知此去她生死难料,可是只是沉默。那样的清冷呀,原来你才是最无情的人。枉付了一生的情。原来你不是月要逢的人。
宝玉去看她,她自知时日无多,终于喊出了心里的伤,为什么要她枉担个虚名,她咬了指甲,换了衣服,原来这一世,她拼死求来的,不过如此。她走了,她是微笑的。她成了芙蓉花神(宝玉的理想)。她也许是可以笑了,红尘一场梦,是她太痴,太好笑!
伤害她的终是伤害了,她无力还击。她爱的人,终是不懂她,宝玉懂黛玉,但从来不懂晴雯,不懂晴雯无力表达的爱。原是彩虹般美丽。还是散了,烟花般美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