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夫人(九)--一(我本真心托明月)

(2007-07-30 16:04:44)
    王夫人(九)--一(我本真心托明月)
  探春一出山,就遇见了赵姨娘兄弟的丧事,王夫人事先没作任何交代。想想上次袭人的母亲没了,王夫人亲自唤凤姐来,让凤姐亲自照管,又破例省了四十两银子。这次吴新登家的事先也回了,王夫人只说知道了,让她回探春和李纨,王夫人就是要看看探春如何处理。这的确难办,探春没有这方面的处事经验。王夫人知道这是有些难为她的。
  探春按规矩办的,只赏了二十两银子,果然赵姨娘大怒,跑到议事厅大闹大哭,说她混的连袭人不如,她可是生了探春和环儿的。这点到了探春的痛处,探春很生气别人提她庶出的事,可是生母总提,让她气愤又委屈。只是拿帐本让赵姨娘看看,无奈赵不听,直闹得探春也哭了,平儿来了,赵才走了。这事王夫人事先已经想到了,赵姨娘必然以袭人的事来搅所以让探春去处理这个麻烦。这样也好,让探春认清府里的事不是那么好办的。
  接下来探春的一系列改革,早有人悄报与了王夫人。王夫人无语,若是现在就拦下来,必让人说闲话,也好,先让她高兴几天,等凤丫头身体好了,管事的时候再说,就没人把矛头指向自己了。
  当了这么多年的儿媳妇,王夫人只是明白自己做每一件事都要考虑到贾母的态度,大房那边不能让人家挑出毛病。邢夫人虽说身份不及自己,可必竟是长房儿媳。这就占了优势。
  老太太当年瞧不上大房,可是又不能公开让大房失势,只好让他们分出去另住,让凤姐来管家,凤姐怎么说也是长房儿媳。又是自己的内侄女,倒是两边都顾了。这才让长房无话可说,这些年来凤儿自然是倒向自己的。大事小 事都要向自己汇报,原也是称心的。凤儿的脾气直,有些自己讨厌的人正好让她出面。这样倒好了,威风的是风儿,得利的是自己。就比如赵姨娘,作为正房自己要作出贤德的样子,不能直接发难。就让凤儿去充分表现吧,她知道凤儿极讨厌赵姨娘这样的人。现在看来成效很好。赵姨娘母子很怕凤姐。倒说太太是好太太。这样就行了。
  王夫人(十)--一(我本真心托明月)
  时间过的真快,赵姨娘的孩子这么大了,王夫人知道他们母子迟早是宝玉的麻烦。比起宝玉的天真与善良,那赵氏母子就太厉害了。烫伤宝玉,背后向贾政告状让宝玉挨打,这些是小儿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作出对宝玉更不利的事。他们的目标是宝玉,他们是一直密切盯着宝玉犯错的人,只要一有风吹草动这二人一定会告诉老爷的,偏老爷就听他们的,一定会向宝玉发难。那贾环的问题多了,可是宝玉从来不会计较,不去告状的。有凤姐在,他们对宝玉还要客气些。
  想到这个只知道玩的儿子。王夫人忍不住叹气。现在母亲事事替他想,可以后,宝玉总要自力的呀。所以宝玉夫人的人选就非常重要了。一定要找一个聪明稳重能教导宝玉读书,还要能周旋于大家庭的人,这样宝玉才能安全些。宝钗是非常好的人选,又是知根知底的人。只是偏有个老太太不同意,把黛玉早早的安排进了贾府,这么多年下来,从小孩子都长成了大人,自己的心事还是心事。一切依然是零。要等机会,可是孩子们都大了,连比他们小的云姑娘都有了人家。还能等到什么时候。老太太说宝玉命中不该早娶。可是自己着急呀。珠儿已然没了,当然盼着宝玉早日成家立业。自己的一桩心事也就放下了。
  紫娟说黛玉要回苏州,那宝玉就疯得人事不知了。还是见了紫娟才缓了口气。拉着紫娟不放,说要走一起走,紫娟反复说是一句玩笑话,这孩子仍是不信,倒底还是大病了一场。这样的实心人可教母亲怎么办。能不替他担心吗。王夫人终不是糊涂,还是看的出来黛玉在宝玉心中的份量。可是她不能成全呀,黛玉的心性她不喜欢,黛玉的身体更让人担心。她总不能让儿子冒这个险。断送了他一生的幸福。
  长房那边为迎春订了亲事,老爷回来说孙家不妥当,不是诗书之家,况且声名不好,他劝了几次无奈大老爷不听,所以心情很是烦恼。王夫人劝他“算了,人家是亲父主张,旁人也说不得话。老爷劝了几次,也算是尽了心,若这是迎丫头的命,谁也没办法。”贾政也只得点头。邢夫人对迎春一直不管不问的。这些年是在这边长大的,看那孩子的个性太过软弱,王夫人也自知她嫁过去日子难过。那样的家族,没一点手段是难立足的。而且照老爷的说法那孙家不是好相处的。心中也为她担心,必竟这孩子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可是老太太都没管这事,自己一个小婶子更是管不了的。只能帮着她准备嫁妆。于是叫了凤儿来,把意思说了让凤儿看着操办去了。
    王夫人(十一)--一(我本真心托明月)
  迎春果然嫁的不好,回来就伤心落泪,众人忙着解劝,王夫人也劝了一回,让人好生安排她去园子里住。
  探春的婚事也有人提,只是老爷刚外任回来,暂时不提,于是王夫人命人将老爷的意思说给了管事的。
  一个元春一个宝玉,总是王夫人的心事。那李纨带着兰儿倒是很好,兰儿用心读书,李纨管教的好,这让王夫人也算安心些。
  这一日宫里带话来说是娘娘病的不轻,于是王夫人和凤儿进宫探视,孩子果然憔悴了不少,说起来春儿是落泪无语,看人也瘦了不少。后来花钱找了来往多的太监打听才知道娘娘受了别的妃子的闲气,心思重,又染了风寒,才病了许久,开始还不想让太医看,只说过些日子就好了,只是后来重了,宫女们才请了太医来看,吃些药总不太好。王夫人自然也忧心了。每日里都在佛堂里为娘娘祈福,希望女儿早日康复。
  过了些日子,宫里传话是稳住了,王夫人进宫,看元妃气色果然好些了。这才放心。回到府中赶上邢夫人送来的绣春囊,王夫人明白这是邢夫人在讽刺自己对大观园的管理不当。于是气怒交加,亲自跑去质问凤姐,凤姐终于把自己解释清了,最后王夫人决定清查大观园,当然重点是怡红院。这时王善保家的来了,她是邢夫人的陪房,自是心腹。王夫人心想也好,你就跟着吧,省的自己对邢夫人解释了。于是组成了清查小姐。那王善保家的先告了宝玉房中的晴雯,王夫人忙唤晴雯来,一提怡红院王夫人就草木皆兵。晴雯来了,王夫人一看她的样子就恼了。素日这些丫鬟皆知王夫人最嫌妆艳饰语薄言轻者,故晴雯不敢出头. 今因连日不自在,并没十分妆饰,自为无碍.及到了凤姐房中,王夫人一见他钗鬓松,衫垂带褪,有春睡捧心之遗风,而且形容面貌恰是上月的那人,不觉勾起方才的火来.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今既真怒攻心,又勾起往事,便冷笑道:"好个美人!真象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 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宝玉今日可好些? "晴雯一听如此说,心内大异,便知有人暗算了他.虽然着恼,只不敢作声.他本是个聪敏过顶的人,见问宝玉可好些,他便不肯以实话对,只说:"我不大到宝玉房里去, 又不常和宝玉在一处,好歹我不能知道,只问袭人麝月两个."王夫人道:"这就该打嘴 ! 你难道是死人,要你们作什么!"晴雯道:"我原是跟老太太的人.因老太太说园里空大人少, 宝玉害怕,所以拨了我去外间屋里上夜,不过看屋子.我原回过我笨,不能伏侍. 老太太骂了我,说`又不叫你管他的事,要伶俐的作什么.'我听了这话才去的.不过十天半个月之内, 宝玉闷了大家顽一会子就散了.至于宝玉饮食起坐,上一层有老奶奶老妈妈们, 下一层又有袭人麝月秋纹几个人.我闲着还要作老太太屋里的针线, 所以宝玉的事竟不曾留心. 太太既怪,从此后我留心就是了."王夫人信以为实了,忙说:"阿弥陀佛!你不近宝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劳你费心.既是老太太给宝玉的,我明儿回了老太太, 再撵你."因向王善保家的道:"你们进去,好生防他几日,不许他在宝玉房里睡觉.等我回过老太太,再处治他."喝声"去!站在这里,我看不上这浪样儿!谁许你这样花红柳绿的妆扮! "
  晴雯的出现更加让王夫人下定决心好好查查大观园了。
    王夫人(十二)--一(我本真心托明月)
  查的结果是王夫人把病中的晴雯撵了出去,又把四儿芳官等人都撵了,连园子里的戏子也都赶了。只留了她瞧着顺眼的袭人、麝月、秋纹几个人,而且明告诉宝玉,明春搬出这园子,让宝玉用心读书。
  王夫人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的愤怒,好像是担心着什么。也许是元春的事让她惶恐。也许是贾府日益的衰落让她的更加没了安全感。总之王夫人连老太太的丫环晴雯都没手下留情。这一次王夫人一改平日的温和形象,连兰儿的奶妈也赶了。
  王夫人的心静下来没几日。宫里又传旨让她进去,说是娘娘的病又重了。王夫人隐约觉得娘娘这次不大好。这几日都是老太太一起去的,王夫人没找到机会。夜里突然宫里又来人,王夫人没让人回老太太,自己一个人进了宫,元春果然不大好,王夫人当即哭了,元春勉强笑道“母亲放心。孩儿无事,吃贴药就好了。”王夫人勉强冷静下来,说起宝玉的事。元春明白了母亲的心意是 中意宝钗,她也看好宝钗,于是点头。王夫人放了心。
  又过了几日,宫里传出话来,元妃赐婚让宝钗宝玉月内成亲。府中一下子忙乱了起来,贾母此时也是无话,明知必是王夫人说了什么,可是此时再说已然太晚。这一次还是王夫人赢了。贾母知道宝钗也是好孩子,配的上宝玉。只是自己心疼黛玉,现在如何安排黛玉。贾母自是烦恼。
  王夫人一如往日的平静,看着凤姐忙着张落。其时凤姐也是中意黛玉的,只是现在也只好面对现实了。王夫人通过娘娘赢了这盘棋。金玉之说成了现实。王夫人纵然知道儿子的心事,可是她不能任由儿子去作主。她以为她是一个好母亲,必须替他决定大事。
  一晃多年过去了,王夫人想起这一幕,忍不住会心痛。元妃在宝钗和宝玉成亲的第三日就走了。一月后老太太也走了,黛玉回了苏州没几个月也走了。贾府发生的太多的变故。东府和大老爷的事发了,东府被抄,大老爷充了军,老爷免了职。大家都搬到了城外,宝玉和宝钗倒是和和气气的,只是人呆呆的,后来就失了踪,有人看见他出家了。
  王夫人的头发一夜间全白了,她的儿子,她一心的为他打算,可是他还是走了,让他这个母亲如何的面对未来的人生。她的女儿,她最懂事的女儿为了贾府年纪轻轻的的就没了,可是最后贾府还是完了。
  月光照在王夫人的脸上,王夫人的神情是那样的清冷,她的心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