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袭人是宝钗的影子,我倒觉得她更像黛玉。
袭人与宝钗像的是外表,都一样的端庄,都得到了王夫人欣赏。其实都是外在的表现。袭人原名珍珠让宝玉改名为袭人,黛玉的字是宝玉起的。宝玉是不敢给宝姐姐起什么名号的。在宝玉的世界里,袭人黛玉是一样的亲近的。一个是生活上的知己,一个是精神世界的知音,都是宝玉能幸福生活的前提。
宝钗劝宝玉读书,是真心的认可那套理论,而袭人与黛玉都是让宝玉装 样了了。袭人说的是真喜读书不喜读书,在老爷跟前做出个读书的样子。黛玉瞧见宝玉脸上的胭脂,忙用手帕擦了,怕贾政看见生气。她们的想法是一样的,只要宝玉高兴,贾政不生气是最好的。倒没想着真要宝玉按贾政的标准生活。所以袭人会让宝玉读书,也只是为了宝玉的安全,袭人更是如此。她们的想法在这点是不谋而合的。
宝钗是大家闺秀,一直以此要求自己,黛玉是没这个想法的,她追求的是自己的真情,所以她不会成为王夫人喜欢的那类人。袭人表面上得到了王夫人的信任,她那番让宝玉知礼的说教,打动了王夫人。其实她也是说说,在怡红院里她没的执行,也没言传也没身教,要不然芳官四儿晴雯也不会那么自由自在的。人家宝钗可是真心认可那些东西的。看见黛玉念了杂书上的诗,马上现身说法。袭人可没那么负责的去教育宝玉和怡红院的人。
宝玉说黛玉死了他出家,等到袭人说死了的时候,他又脱口而出说他出家。一样的真心而说,他原想的是行到黛玉和袭人的眼泪。他也得到了。黛玉的泪的为他流,袭人的心为他操碎了。黛玉在乎是宝玉的精神世界,袭人不遗余力的关怀着宝玉的起居。吃什么穿什么衣服,什么场合佩戴什么小东西都考虑到了。她一天到晚的忙着做宝玉的活计,连湘云和宝钗也让她拉了进来。宝玉事多,一律不要针线上的人碰他的东西,这一点倒像是妙玉的风格。
黛玉看见赵姨娘来了,忙使眼色让宝玉离开。袭人看见赵娘娘也是很紧张,二人都明白,整个贾府,最恨宝玉的是赵姨娘。大家都看着探春的面子,客气着。要是三姑娘嫁了出去,赵的日子会更加的难过的。黛玉都香菱作诗,袭人给香菱裙子。仍然是一个精神一个生活。她们俩像镜子的两面。一个执著于精神层面,一个精通于现实生活。和黛玉谈话是幸福的,如春风吹面。而生活在袭人身边是舒服的,她妥协周到。所以黛玉高雅,而袭人细致。
若说怡红快绿,宝玉最在意的是黛玉和袭人。也只有她们敢和宝玉吵,最后还是宝玉道歉了事。袭人因为湘云来做客,宝玉天天早晚和她们玩,而生气。又不明说,冷战了一天,最后来是宝玉说了好话才算了了。因为张道士提亲,宝黛大吵,黛玉的心事不能直言,开口就说金玉之说,惹得宝玉摔了玉。最后大吐大哭,宝玉让贾母带了走。最后也是宝玉赔不是。其实宝玉在袭人面前,是和气的,基本上袭人说什么,他答应什么。在黛玉面前是小心谨慎,怕冲撞了妹妹。他的心里在乎的是黛玉,而现实中看重的是袭人。他出门看的是黛玉,回房找的是袭人。一出一进之间,他的心是温暖而平和的。这两个人让他安全而踏实。
真正在乎宝玉是的她们。所以袭人被踢伤了,反安慰宝玉说她没事,为的是宝玉的面子。所以宝玉挨打,黛玉哭肿了眼睛。宝玉的少年是幸福的。有一个能照顾她生活的人牵挂着他。一个懂他心的人陪伴着他,真的是他的怡红快绿!
后一篇: 珍爱红楼--黛玉春晓(我本真心托明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