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怡红快绿(我本真心托明月)
怡红院是大观园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宝玉是贾家的凤凰,所以他的身边的丫环也是府中最出色的。当然他呆的地方也是麻烦最多的地方。
两个大丫环皆是贾母所指。一个是温婉敏捷的袭人,曹公说她空云似桂如兰,兰桂皆是名花,看来袭人在曹公心里地位不低。兰为静,桂香于八月,是秋天了,可见袭人是呆到夏之后的人。纵是秋风起,桂依然能香飘万里。晴雯是第一美丽的丫环,而且手这巧也是数一数二的。麝月并非贾母处的,为人低调,却有特殊的才能,无论什么场合,与人讲理争吵她是一把好手,是晴袭不如。可贵的招之即来,战之能胜,且胜之则退。做事朴素稳重,不惹事生非,是最让主管喜欢的那一类干将。连宝玉叫不上名字的小红,给凤姐拿了个荷包,就让凤姐看上了,离了怡红院,去了凤姐那里。可见怡红院自是人才备出的地方。
宝玉是幸福的,有了袭人,他是衣食不愁,连他想不到的礼节都想到了。有了晴雯,他不会委屈,那位是典型的物不平则鸣。有了麝月,他不用怕人欺负了。芳官倒得他的欣赏,那是一样的机灵人。连个四儿,也是出类的。
可这些美丽的丫环,她们的心情与人生,又有谁想过。
袭人是老太太放在宝玉身边,王夫人得前给了姨娘月钱,整个奴才们都知道她是宝玉的人,可是就是没名份。所以晴雯吵架,说她连个姑娘也不是,不过和她一样,可见名份还是重要的,不是利能取代名的。果然袭人无话,自已先红了脸。怡红院大大小小的事情,多了去,管理着一个小主子、三十多个奴婢,又是月钱又是分工,她的任务也不轻,可还让进门没分清人的二爷给踢了一脚,她还要顾了宝玉的面子,忙说无事。晴雯和宝玉吵架,宝玉急了要撵人,还是她先跪下来,才算没把事情搞大,晚上晴雯撕扇,一片欢笑,那时节,谁还记得起袭人的一跪,她还不是为了宝玉的声名体面。宝玉的不读书,加上任性,总之一大堆事搁在一起,让贾政痛打了一顿,袭人自是伤心,也是二爷有个好坏,她们是没好的。她自是左劝右说的,希望二爷哪怕是做做表面文章,也别总让老爷恨着。她去王夫人说那番话,倒真的是怕宝玉再吃亏,她是有心人,自是知道赵姨娘、贾环对宝玉的恨,而且此次挨打就是环儿告的状。她能不害怕吗。再有几次二爷能活吗,总不能事事都指望老太太去管。她是急了又做不了宝玉的主,才和王夫人说,必竟那是宝玉的妈。从工作角度来说,王夫人才是宝玉的主管。
袭人还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所以怡红院才那么自由。晴雯在怡红院里是自由快乐的。她想干什么活就干什么,不想干就不干了。没事找个小丫环训训,看她们对小红的态度,却有以大压小的水份,少了些厚道。但只是她年轻美丽,是直心人,所以大家都不怪她。若她是赵姨娘的年纪与身份,早让人骂了去。她的心如水晶,透明晶莹,没有什么心计,平儿调查偷露的事,人人皆知是彩云给了赵姨娘,人人都不说,只有她说出来。倒是大快人心,只是不懂得保护自己,总以为是老太太的丫环,又有宝玉的宠,就有了护身符,没想到得罪人多了,让王夫人听了去,所以为离开埋下了隐患。她是冤枉的。可是那一刻才明白老太太离的太远,宝玉是做不得主的,她一世的情,宝玉不懂。那样强烈的爱,照亮了夜空,却照不亮王夫人的心。最后她是怡红院里最先零落的花。
麝月是有事的时候理事,无事的时候人也低调,是袭人的帮手。没得罪小人,所以在王的抄查下,得已保全。袭人深知她的能力,最后离开时,让留着麝月,她倒是困境中能保全宝玉的人。她平和的呆在宝玉身边,成了最后给宝玉温暖的人。
袭人不想走,而贾家败落,必须离开。她的少年心事成了空,宝玉终不是可以陪她一生的人,她一生做不的主,入贾府不是她的意愿,离开仍由不得她。她把心用在了宝玉身上,可是她还是要离开宝玉。这对她也是红尘一梦。留下了麝月她还能安心,她惦记的还是宝玉的冷暖。也是一番真心。
芳官是让王夫人撵了才出家的。她倒是替自己做了个主,只是她太小,也许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人说她长的像和宝玉双生,也许是作者的另一个暗指。
热闹繁华的怡红院,是元妃省亲而盖,曾有她的美丽与缤纷,只是转瞬间就风流云散。花开依然,人事全非。宝玉,你的心停落在何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