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是贾家四位小姐中最有光彩的一位。
曹公把大量的笔墨都放在了贾家的几位客人上,比如美丽缥缈的黛玉,丰润高华的宝钗,像云影一样晴朗的湘云,对于贾府的几位小姐却是用笔不多。元春是省亲夜宴上淡淡的泪水令人心惊,迎春是软弱到被奴才欺负的只有沉默,惜春是冷静冷漠一心要出家,只有对探春多写了几笔,而这几笔,却大有深意。
她是贾家的女儿,也算半个主子,在当时的社会女孩子的地位比不得男孩子,除非是进了宫,像姐姐元春那样,才有那一回眸的风光。那样的机率太低了。所以多数的女孩子是安静平和的,平日里纵有万丈雄心,探春也只能安静的旁观,那是礼数那是规矩,尤其对于一个庶出的女儿更是如此。她忍耐着等待着,对家族的责任感,对自身的叹息都让她用心的等待着,她探春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不是一个让人小视的赵姨娘的女儿。那样的母亲,总是会时不时的提醒女儿她的出身,总是会让人都知道她才是探春的生母,她看不见王夫人冷漠目光背后的恨,她听不出王夫人淡然语气后的仇。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知道替她们姐弟明争,却不明白规矩是不能这么明目争夺的。探春看见了母亲的用心,却更知道那是一条最为危险的路。于是她默默的远离着母亲,靠近着王夫人,她让所有人都明白她是太太的女儿,是贾政的三小姐。她要淡化那一切的危机,因为贾府所有的权力与资源都不动声色的掌控在王夫人手中。四大家族的小姐,她的出身是高贵的,有一个在宫里的女儿,她的靠山是无形的,有一个正出的儿子,有一个孙子,王夫人的一切都是圆满的,她的地位是稳固的。
探春的岁月是清冷的,贾府的花天酒地,与小姐们是无关的。贾母宠着二个玉儿,她们这些孙女,是近不到老太太身边的。王夫人的心是宝钗身上的,而生母又只是更让她无奈,她和赵姨娘是无法沟通的,她的用心是不能对这个心里存不住话的母亲表达的。一个迎春一个惜春,与探春原也不是一类人,宝钗黛玉原是好的,只是都是客人,是不好管贾府的事,都只能隔水观花。她的心是寂寞的了,她只能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终于等到了凤姐病倒了,她和李纨宝钗管家,这样的安排原是对她不利的,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李纨是长嫂,她夹在中间,原也是顾左右的。可是探春没有犹豫,她要抓住这次机会,帮帮这个危机重重的家庭,于是她大胆改革,不惜得罪了自己的生母,让赵姨娘跑到议事厅大哭大闹,她得罪了宝玉,只是宝玉不放在心上,裁了宝玉等人的点心钱,又发动了大观园的承包制。这样的效果是明显的,园子里马上繁荣热闹起来,一片生机。可是好景不长,凤姐接管之后,在王夫人的沉默中一切又恢复了原样。
探春终于明白自己的权利太小,等到了抄捡大观园时,她的怒火发作了。她不许她们抄自己的丫环,她说自己是头。她打了王善保家的,她的丫环们都在这场战争中幸免。宝玉的人走了许多,迎春的丫环走了,惜春的丫环走了,只有她的丫环没事。她保不住大观园,她要保住自己的丫环,让她们在她的身边能安稳度日,这是唯一能做的。
一帆风雨路三千,她的未来是远嫁,不是她能决定婚姻,她只能从容而去,还是为了贾家,她只能如此。也许她只是另一个元春。
探春的春天在哪里,美丽的大观园,更像是宝黛的园子。而探春则是园中的一个看客。她的船越走越远,她的梦消失在天边!
前一篇:昭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