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红楼-------宁府与荣府的关系
这宁府和荣府在祖上是亲兄弟,但到了书中的时间已是第四代了,荣府因为有老太太在,所以一切都是老太太说了算,虽然
官是贾赦袭的,然而风光都在贾政那里。宁府的族长是贾珍。贾珍这个人在书中作者没用什么好笔墨形容他,但是对于贾母是相当尊重的。
贾敬过生日他们很隆重的请贾母过来,而且是真的以贾母能来为荣。平日里赏个花什么的也都是如此对待贾母的。书中有一回是宝玉挨打,宝钗怀疑是薛蟠所为,质问他时,薛蟠说:有一次贾政训了宝玉,
老太太
怎么听说是贾珍告了状,好好的叫去训了贾珍一顿。可见老太太对贾珍的态度还是很亲近的。贾母让宝玉在园子里散心,贾政要来看园子,贾珍遇见宝玉忙告诉宝玉,可见他对宝玉的事还是很上心的。过年的时候专门请宝玉去看戏。东府收了年货,贾珍让人挑出来一部分给荣府送去。贾敬死时,贾母过来,他们
怕贾母伤心,都劝贾母回去。中秋节贾珍和尤氏在正日子都是在贾母这边。可见两府的关系是相当近的。这里面反应了贾母和贾珍的态度。贾珍带着人射箭,贾母听说了,就让宝玉也跟着练习
,可见贾母对贾珍还是很放心的。
这里面一方面反应了两府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是当时官场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那时的规则是长幼有序的。贾珍和贾母贾赦贾政是毫无冲突的,他始终把自己放在晚辈的份上。贾母在庙里,贾珍亲自迎候,跑前跑后的,比老太太的两个儿子还要负责。贵妃省亲,建造大观园,贾珍也是忙前忙后的,当作自己的事一般。薛蟠吃多了酒,让柳湘莲打了一顿,还是贾珍怕薛蟠出事让贾蓉去找,事后还说他须吃个亏才好。可见贾珍还是有明白的地方。贾珍连凤姐都怕大约是因了贾母宠凤姐的缘故。凤姐为了尤二姐的事去找贾珍,贾珍忙躲了,一个躲字可以看出贾珍是怕凤姐的,其实怕的是贾母。而且贾珍的妹妹惜春还是老太太主动抱过去照管着。按理说以贾珍的当家主事的身份,自己的妹妹应该自己管。可见贾母是没他们当外人。
书中贾母和贾政的关系最近,其次是贾珍,
贾赦反倒像是不相关的亲戚!
珍爱红楼-------凤姐的权利是谁给的
贾府的最高统治者是贾母,大家都尊照她的意见,她的态度是很重要的。连贾政贾赦都怕她。凤姐是孙媳妇,论理管家的该是邢夫人,这也是邢夫人求之不得。邢夫人是小门小户出身,又没读书,所以见识有限,她又太爱财,没什么水准,凡事只知道听贾赦的。所以贾母不喜欢她,因为不满意他们两口子,让他们分房另住了。看样子离得挺远,邢夫人请安回去还要做车。关系挺远的,每次王夫人还要接送,过于礼节就没什么情份了。贾母把权交给了小儿子,可是贾政不惯俗务,王夫人又没什么管理才能,所以目光才落到了凤姐身上,这个大家小姐王夫人的内侄女,是个能说能干的人,敢于负责乐意管事,她的机灵能干,加上又会讨老太太高兴,所以觉得贾母的喜爱。老太太亲自领着一大家人给她过生日,别人送自己的菜,也给凤姐送去。看戏的时候让她独自去偏厅,免得在自己跟前受拘束。她和贾琏吵架主,贾母让贾琏给凤姐赔不是。只要贾母看见凤姐就开心了。可见凤姐的后台是贾母。
凤姐和王夫人是亲戚,所以血缘上近,可是王夫人的为人和凤姐并不是一种,王夫人不喜欢黛玉,凤
姐肯定看得出来,可是凤姐还是和黛玉走的近。王夫人喜欢宝钗。可是凤姐和宝钗的关系只是一般的礼节。探
春是赵姨娘的女儿,她能干,凤姐就欣赏她。王夫人做事一向糊涂,眼时只有个宝玉,对晴雯的态度凤姐是不赞成的。所以凤姐对王夫人只是权利上的尊重,其实她和王夫人没什么共同语言。而自私的王夫人有什么风吹草动是不会照管
凤姐的,她是只管自己。倒是只有老太太才会心疼凤姐。
邢夫人虽是婆婆,凤姐看不上她的为人,所以二人关系处得不好,邢夫人公开说凤姐的不是,这一点很 让贾母不高兴,贾母才常会公开给凤姐面子。
所以宝钗如果成了宝二奶奶,王夫人肯定让宝钗管家,而贾母则会让凤姐继续管。
这里面一方面反应了两府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是当时官场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那时的规则是长幼有序的。贾珍和贾母贾赦贾政是毫无冲突的,他始终把自己放在晚辈的份上。贾母在庙里,贾珍亲自迎候,跑前跑后的,比老太太的两个儿子还要负责。贵妃省亲,建造大观园,贾珍也是忙前忙后的,当作自己的事一般。薛蟠吃多了酒,让柳湘莲打了一顿,还是贾珍怕薛蟠出事让贾蓉去找,事后还说他须吃个亏才好。可见贾珍还是有明白的地方。贾珍连凤姐都怕大约是因了贾母宠凤姐的缘故。凤姐为了尤二姐的事去找贾珍,贾珍忙躲了,一个躲字可以看出贾珍是怕凤姐的,其实怕的是贾母。而且贾珍的妹妹惜春还是老太太主动抱过去照管着。按理说以贾珍的当家主事的身份,自己的妹妹应该自己管。可见贾母是没他们当外人。
书中贾母和贾政的关系最近,其次是贾珍,
邢夫人虽是婆婆,凤姐看不上她的为人,所以二人关系处得不好,邢夫人公开说凤姐的不是,这一点很 让贾母不高兴,贾母才常会公开给凤姐面子。
所以宝钗如果成了宝二奶奶,王夫人肯定让宝钗管家,而贾母则会让凤姐继续管。
一个是豪门的贵妇,一个田间的老妪,本来是没什么关系的。因为刘姥姥家穷,想到了曾经与贾府的二夫人王夫人的祖上联过亲,为了生计,刘姥姥决定去求王夫人。
决心好下,事情难办。王夫人可不好见,刘姥姥先得找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费了好半天的功夫才见了周瑞家的,因先前与周瑞有恩,周瑞家的不好不帮忙,另外也要显示自己的体面,与是痛快的答应地。周瑞家的是个明白人,知道要先见凤姐才有用,于是先将凤姐的来历说与刘姥姥,那刘姥姥听了便都记在心里了,最是个有心的人。进了贾府的大门,让刘姥姥开了眼,那样的景象与她是生平第一次。刘姥姥运气好,先见是凤姐的大丫环平儿,平儿的气质容貌不凡,让刘姥姥以为她便是凤姐,可见凤姐之威严了。平儿善良,让刘姥姥先在这儿等凤姐,经过漫长 的等待,刘姥姥终于听见凤姐回来的信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凤姐一向是这样出场的。刘姥姥终于站在了凤姐面前,那样的彩绣辉煌,那样的美丽非凡,那样的气派,让刘姥姥不知道说什么了,凤姐倒是礼节周到,又是问好又是让饭,这下子刘姥姥好好吃了顿。最后才到了开口的时节,这时凤姐已知刘姥姥的底细和王夫人的态度,心中已知如何办理,正说得热闹时,贾蓉来了,凤姐真是一心多用的人材,在刘姥姥面前尽显了她的威风,不知道刘姥姥是否看懂了。结局很好刘姥姥得了二十两银子,这对于凤姐不算什么,可对刘姥姥这是一年的收入呀。刘姥姥欢天喜地的走了。
凤姐是有见识的人,看出来刘姥姥是个有水准的人,所以对她的态度开始改变,这时的凤姐给人的感觉是亲切的。像在家常过日子,是一个好母亲的形象,为了女儿,她的姿态是柔和的,巧姐的名字由此而出,这大约就是巧姐和刘姥姥的缘份。
后书中凤姐遇难,贾府被抄,巧姐的危机还是刘姥姥给解的,凤姐一生做了那么多的事,有好事有坏事,遇见了刘姥姥,当年随手的滴水之恩,让她的女儿得到了帮助,这也是好有好报,给凤姐的一个安慰!
前一篇:珍爱红楼------薛家纪事
后一篇:珍爱红楼-------宝钗与黛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