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节”强奸了“妇女节”
(2012-03-08 10:56:34)
标签:
张国庆国际劳动妇女节河北省教育学会河北省作家协会丧失劳动能力 |
分类: 时评 |
张国庆
妇女节,被称为“属于全世界妇女的节日”,不禁令人疑心:果真如此吗?
妇女节,最初其全称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妇女节”只是其简称。由此可见,这个节日不属于“非劳动妇女”。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3月8日为“妇女节”,好像就有点含糊其辞,不只是“国际劳动妇女节”的简称,似乎也包括“非劳动妇女”了。在那个崇尚劳动的年代,“妇女节”却排除了“劳动”,令人有点不可思议。
近年来,每逢3月8日临近,报纸上,网络中,商场里,“女人节”字样简直铺天盖地。虽然这个“女人节”来历不明,但很显然,不仅把“劳动”抛向了九天云外,而且“女人”较之“妇女”,也变得更加闪烁其词,十分微妙了。
那么,“妇女节”是如何改称“女人节”的呢?具体源流已不可考,但从一则最新消息,或许可见端倪:一些未婚的年轻女性消费者,对“妇女”这个称呼比较反感,因此一些卖场,不少商家都闭口不提“三八妇女节”,而改口为“女人节”或“女生节”,以此来讨好年轻的女性消费者出手购物。于是3月8日临近,各卖场人气都非常旺,大家对此挺买账。可见,“女人节”的由来,是跟商家讨好女性消费者、唯利是图分不开的。
只是令人不明白,一些未婚年轻女性,何以对“妇女”这个称呼“比较反感”呢?须知“妇女”是“成年女子的总称”,没说一两个女性也称“妇女”,所谓“反感”,只能说明不解其意,有些浅薄了。
恰是由于某些女子的浅薄,还有自恋、得瑟等因素,为“女人节”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好像“妇女节”已经满足不了胃口,而想以“女人节”取而代之。
如此一来,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女人节”成了所有成年女性的节日,自然连“非劳动妇女”也包括在内的。什么叫“非劳动妇女”?就是不再从事为人类创造财富(包括物质和精神)活动的妇女。“非劳动妇女”有哪些?除了上了岁数丧失劳动能力而颐养天年的老妪,就是那些年纪轻轻却也“非劳动”妇女了。比如,那些小三,那些二奶,那些虽非小三二奶但有钱就可以随叫随到者,那些可以用别人的工资置办名贵时装者,那些身着名贵时装却无所事事玩猫遛狗者,那些女流氓、女黑老大、女杀人放火者(当然,如此营生的男人更多,但男人起码没有赚了便宜还卖乖,弄出个什么“男人节”来),那些好吃懒做不干活,甚至连饭都不做,整日沉溺于韩剧、消磨于麻将桌……者,不是也有了光辉灿烂的节日,也来“分一杯羹”,可以和“劳动妇女”平起平坐了吗?
所以如此,将“国际劳动妇女节”简称为“妇女节”难辞其咎。“妇女”和“女人”区别不大,且免去了“劳动”,就被某些居心叵测者暗度陈仓了。其实世上本没有简称,只是后来简称的人多了,也就变了味儿。如此说来,“女人节”强奸了“妇女节”或“国际劳动妇女节”,也就“顺理成章”了。
作者:张国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理事,河北省教育学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