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被“联想”了
(2011-11-18 12:18:08)
标签:
洋泾浜城里人普通话水平测试河北省教育学会河北省作家协会 |
分类: 言论 |
张国庆
最近,笔者作为一名教师,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两位时髦的小女子做评委,俺是坐在她们对面的考生——呈上身份证和准考证,单独、当面朗读、对话、自说自话,休想滥竽充数。测试结束后,俺受到她们“普通话不错”的评价与赞美。然后她们又问:“不是本地人吧?”“在外地呆过?”“不是给别人替考的吧?”
都说童言无忌,谁知小女子或普通话评委之言也无忌。当然,这些“不信任”,可以反证俺普通话水平的“出类拔萃”,所以俺当时还有些得意;然而退场之后,俺才慢慢品出了这些话背后的“潜台词”:你们本地人普通话水平大多没这么高,你当然也“不应该”有这么高水平;只有在外地呆过,普通话水平才会较高,比如我们城里人就不同于你们乡下人;尽管身份证和准考证已经“验明正身”,但我们还是怀疑你为别人替考……
俺被“联想”了。普通话说得标准一点,便与“外地”、“替考”联系起来,而说得不好便一定是乡下人。评委的思维逻辑,让俺钦佩。然而,俺也经常陈焕生上城一般,到城里去,也经常听到那么多城里人撇着“洋泾浜”普通话,让俺浑身起鸡皮疙瘩的同时,也不免疑惑:他们算是城里人呢,还是乡下人?
俺确实在外地呆过,不然俺一口高粱花子方言,还怎么与外地人尤其是城里人交流?但俺也知道,俺的普通话水平,也许已经翻越了雪山草地腊子口,但暂时还没到达陕北,不能和央视播音员媲美,所以“同志仍须努力”。不过,俺一向认为,说好汉语普通话,怎么也比学会“英格力士”容易得多吧?尽管如此,俺们县里还是有那么多说不好普通话的人,这无疑会遭人歧视,连俺也“怒其不争”;却也有比俺普通话音质动听而令俺望尘莫及的人,你信不信?假如俺当时对那些“联想”针锋相对:难道这些也是必考问题么,小心俺告你“人格侮辱”或“县格歧视”!只是,不知道她们会不会脸红?
作者:张国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理事,河北省教育学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