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该怎样看待经典阅读

(2011-01-08 13:45:30)
标签:

张国庆

中国

《三字经》

经典诵读

国学经典

杂谈

分类: 时评

我们该怎样看待经典阅读

 

张国庆

 

山东省教育厅下发的通知表示,该省各地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由于甄别不够,致使一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流入校园,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在此前,湖北省也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其中“昔孟母,择邻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句子被删掉。原因很简单:这些内容或封建思想严重,或轻视女性等,与时代发展相悖。

中国古代有个“忧天”的“杞人”,总担心天会塌下来;外国有个“别里科夫”,总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中国现在也不乏他们的传人,总在一本正经地担心“别弄出什么事情”。多此一举无事生非暂且不说,说白了,他们就是不自信,也不信服别人,面对一些“敏感”问题心里发虚,面对一些平常现象也神经质。“昔孟母,择邻处”也成了糟粕,他们大概愿意和袭警杀人犯比邻而居;“黄金屋,颜如玉”更是要不得,大概恨不得改为“臭皮囊,丑八怪”,才断章取义硬要删去的。

《三字经》等国学经典里确实有一些过于保守的东西,但作为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产物,它应当保持本来面目,而不应该支离破碎。离开了原有语境,一些经典语句就可能被曲解。我们的老师是做什么的?不就是经典诵读的引导者吗?这些国学经典中包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老师应该引导孩子们学会欣赏、鉴别和思考。

 

                                                        2011-1-8

 

作者:张国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理事,河北省教育学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