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因造成灾害”连读者都觉得尴尬
(2010-08-22 10:33: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评 |
“五原因造成灾害”连读者都觉得尴尬
张国庆
报纸刊发的《“5·12”地震等五原因造成灾害》,是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关于舟曲泥石流灾害主要成因的分析和介绍。相对于温总理两赴灾区、解放军战士救灾等感性报道,这篇关于舟曲泥石流成因的分析,则显得理性得多,而且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读者知情权。然而读了这样的分析,连读者自己都感到尴尬得很,难道部长就面不改色心不跳吗?
比如那些“地质地貌原因”。既然“舟曲是全国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多发区”,“舟曲一带是秦岭西部的褶皱带,山体分化、破碎严重,大部分属于是炭灰夹杂的土质,非常容易形成地质灾害”;比如“5·12地震震松了山体”……既然“舟曲是5·12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震导致舟曲的山体松动,极易垮塌”……这些极其严重的灾害危险性,总不是泥石流灾害爆发以后才知道的吧,那么这以前干什么了,是怎样预防的,或者是否预防了,怎么连个预报也没有呢?
每次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后,就是全社会的救灾、捐款行动,这当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也是被动的、付出巨大代价的。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次又一次、数不胜数的灾害呢?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其中人为因素也不容忽视。比如违反客观规律的大开发,矿产资源的劫掠式开采,粗放经营导致森林锐减,草场退化,沙漠化、荒漠化成为必然,生态环境遭受到彻底破坏,大江大河的行洪能力和滞洪能力被严重的削弱和抵消,山体破碎,植被稀疏或根本没有植被……这一切的一切,就不能说是自然因素了。
历史上,舟曲森林茂密。迭部、舟曲与九寨沟相距不远,以前植被状况也相差不多。树木可以防止沙尘暴,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但是舟曲很早就开始大量砍伐树木。由于人们滥砍滥伐,致使发生今天这样的悲剧,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在20世纪70年代末,九寨沟停止森林砍伐,但是在迭部、舟曲,一直到90年代还在砍伐。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国家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才被迫停止砍伐森林。尤其是最近几十年的砍伐,使舟曲成为荒山秃岭,生态难以恢复,舟曲发生的泥石流灾难,对迭部也是一个警示。
舟曲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由于长期的森林砍伐和严重的植被破坏,全国江河流域的水土保持能力已经很差,无雨则旱,有雨成涝,自然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涵养水分的条件,已经大部丧失,这是一个严重的生态危机。
我们的媒体,应该多从这些方面分析原因,多做文章,才能多少刺激一下人们麻木的神经;不然,诸如《“5·12”地震等五原因造成灾害》之类的成灾因素分析,不仅让读者也觉得尴尬,而且连神经也要麻痹、不知痛痒了。
作者:张国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理事,河北省教育学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