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中的大理

(2023-10-25 22:30:19)
分类: 画中揽胜
梦中大理
          ——重遊瓊瑤阿姨大理行

  從事旅遊業以來,我走訪了國內外很多地區。在我心中,有個地方是總也“去不夠”的——大理。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這些光聽名字就會讓人愛上的景致,是多少人的夢與醉!不僅如此,那裏還深藏著我的“另一種情懷”。

  前幾日我再次帶隊前往,開啟雲南旅行,轉眼已是最後一天行程。這天的團隊計劃是:無需早起,睡個懶覺,九點鐘去參觀大理古城和崇聖寺三塔,然後奔機場回京。

  幾天下來,早出晚歸,天知道我有多麽需要這個“懶覺”,來緩解連日旅行累積的疲憊。但這天早晨,我卻在六點鐘就隨鬧鐘起床,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完畢,然後收拾行李出門了。

  雲南地處祖國西部邊陲,雖通用“北京時間”,但難免有時差。正值秋正濃時,六七點鐘的雲南大理仍是漆黑一片,空氣中帶著秋日清晨特有的清涼。但此時此刻,我忘了疲憊,忽略了清涼,心中反而燃燒著熊熊熱火。我穿破黎明前的夜色,要再次前往一個地方,那裏有我的追隨,有我的期盼,有我的夢想……有我濃濃的情懷!

  其實在數小時之前的前夜,我才剛剛來過。那時我結束當天行程,便從酒店跑了出來。我以為這樣的景點,哪怕到夜晚也會燈光閃爍。但昨晚我到來時,卻只看到漆黑一片,那些亭臺、那些山路……隱沒在黑夜中,模糊難辨。黑夜如一張大網,把我包圍、吞沒。不得已,我只得放棄,並在朋友圈寫下這樣的文字:

  “看過瓊瑤阿姨的《望夫崖》,來到大理,一定要探訪一下取景地!沒想到這裏竟無夜燈,拍出來感覺鬼影兮兮。這黑燈瞎火的,萬一我掉洱海裏都不會有人知道,只好先撤了……!”

  這樣的漆黑一片,離我心中期待相距甚遠。我當即決定:第二天一早,我要舍棄懶覺,打個時間差,再來這裏“打卡”!因為這裏,不僅有《望夫崖》取景地,更有瓊瑤阿姨在《剪不斷的鄉愁》(以下簡稱《鄉愁》)中寫過的句子:

  “……洱海公園在洱海的南端……這個公園,是我參觀過的公園中最特殊的。在洱海海邊,聳立著一個白色石雕,是個白族少女和雙魚的雕像,造形極美。這雕像一面向海,一面向山,向山的那面有幾千幾百級石階,巍巍然直上山巔……”

  瓊瑤阿姨的描寫實在太美,引人無限遐思!我一定要再去看,並且“看清楚”,我還要多拍幾張照片,定格住大理“現在”的樣子。若有機會瓊瑤阿姨能看到,讓她在我的照片中“夢回雲南,重遊大理”,應該也是件有意義的事!所以我舍棄懶覺,頂著秋日的清寒,來到洱海公園。時間緊迫,我要抓緊時間,合理規劃,九點前必須回到酒店與團隊會合。

  再次抵達洱海公園,已是早晨七點多鐘,太陽仍未升起,眼前一片朦朦朧朧。洱海畔的白族雙魚雕像,已比昨晚清晰很多,我慶幸自己再次“來對了”。雕像上的少女面帶微笑,寧靜祥和,悠然自在。兩條大魚垂在她右鍵的扁擔上,彰顯著收獲的快樂。整座雕像線條細膩柔和,確實“造型極美”。緊接著,我決定先登山,等我到山頂,太陽升起便可看到山上美景,也可居高臨下,遠眺蒼山洱海了!

  真正登山時,才知道自己被瓊瑤阿姨“欺騙”了。她筆下的“幾千幾百級臺階”實在多了些心理上的誇張元素。三十多歲的我不過三五分鐘便到達了山頂。之所以要登上這座小山,是因為瓊瑤阿姨在《鄉愁》中,曾這樣描述山頂的景色:

  “……我們開始爬石階……到了上面,才發現山上青松蒼翠,繁花似錦,而小橋流水,樓臺庭閣,都掩映在花叢翠竹中……”

  短短幾句話,已描繪出“天上人間”般的景象,讓我浮想連篇,萬分期待。我雖已看多了國內外各種景致,但園林一直是我的最愛,我也要看看那山水相依、花木扶疏的景象!

  登上山頂的時候,已近日出之時。只不過天空中飄著陰雲,我看不到破曉的光芒。天依然昏昏沈沈,早有登山晨練的人們,在山上散步、跑步、踢腿……但這些都不是我的重點,我要去尋找阿姨描寫的“天上人間”,我要尋找阿姨走過的那些路,我要去尋找阿姨留下的腳印!

  我在山頂走來走去,只在片片山林中,看到一兩座亭臺,顯然與書中描寫相差甚遠。但很快我又在山頂發現一座“園中之園”,阿姨描寫的美景說不定就在此園中!我沿著北側園墻外找來找去,從東走到西,園子的大門小門均門庭緊閉。是我來的太早?還是長久閉園狀態?我不得而知。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我依然沒有看到繁花,也沒看到小橋……難道我與之無緣了嗎?再或者三十多年過去,早已“人非物也非”?

  當然不能輕易放棄!哪怕有一絲絲線索,就有一點點希望!我發現圍墻上有些鏤空的花窗,說不定可以看到園內景象。只是那些圍墻沿山勢而建,與路面有些距離,看起來有些危險,絕非遊人路線。圍墻腳下的山坡上,雜草叢生,花草中凝結的晨露弄臟了我的鞋子。但我把這些拋之腦後,一秒鐘變成“蜘蛛俠”。我張牙舞爪地扒在圍墻上,透過花窗向園內看去:看到了!終於看到了!那些山石、長廊、翠竹和花木,一定就是瓊瑤阿姨看過、寫過的那些!只可惜我不顧形象地扒在圍墻上,依然看得捉襟見肘。但如此這般,已是難得難得,雖不能近臨,略有遺憾,也總比完全被拒之門外的好。

  我隔著窗子拍完照片,便繼續沿圍墻前行,探尋下山之路。緊接著,我赫然發現園子的南門正大方地敞開著。只是我從東到北再到西,最後才轉到南門來。幾分鐘之前的我,還鬼鬼祟祟地扮作蜘蛛俠,張牙舞爪、捉襟見肘,真是狼狽又可笑。但現在我沒時間想那麽多,趕緊進園要緊!

  不敢置信的,如夢如幻的,我終於走進這座小園中。我一眼就看出,那些繁花、那些小橋、那些庭閣……果然在這裏,就是書中描寫的那樣!雖無太多時間逗留,我依然爭分奪秒,想在這裏多轉轉。這確實是個很美的園子,園內古樹參天,山石層疊,花開處處,幾株銀杏樹生長在池水旁、假山下、長廊邊,秋葉黃燦燦耀眼。奇怪,陰天的早晨我為何卻感覺到了陽光普照?或許,是太陽從我心中升起,帶來我滿心歡喜與激動!

  環顧園中美景,我心生感嘆:我終於看到了《鄉愁》中描寫的景象,走在園林的石子路上,似乎依稀可見瓊瑤阿姨曾走過的腳印。那日的阿姨,是不是也曾目不暇接,驚嘆連連?多少年來,這座小小園林依然守候在這裏,時間或多或少改變了它的樣子,但它始終未曾離去。它揮手告別大名鼎鼎的瓊瑤阿姨,又等來無比平凡的我,沿著舊日的足跡,來探尋新的光芒。

  往事如煙,三十多年前似乎已很遙遠。當時瓊瑤阿姨遊至此地,我還只是三四歲的毛毛孩。阿姨可能不曾想過:三十年後,有一個“如此瘋狂”的我,會在這個幽靜的秋日清晨,沿著她書中的文字,走在她曾走過的路上,一路追隨下去……。而今阿姨已是花甲之年,我也已長大成人,但不變的,是《鄉愁》裏的景象,是旋轉起舞、燦爛燃燒的阿姨!一切都還在,並可以擁有,這已足夠!

  下山路上,我站在北山坡遠眺蒼山洱海。天依然沒有放晴,蒼山隱隱,洱海迷蒙。蒼山隱藏在陰雲中,混沌一片。洱海朦朦朧朧,波瀾不驚。我並未看到瓊瑤阿姨在《鄉愁》中描寫的“……憑欄遠眺,蒼山十九峰,峰峰相連,綿延不斷。洱海壹片浩瀚,波平如鏡……巍峨的是蒼山,柔媚的是洱海。”我猜那天的瓊瑤阿姨一定趕上了好天氣!好在前幾日天氣大好,我早已在晴空下遠眺蒼山,也曾在艷陽下船遊洱海,也算不留遺憾。

  從小山順臺階原路返回,再次路過白族漁女像,這座雕像,不僅在《鄉愁》中提到過,還曾出現在瓊瑤劇《望夫崖》的場景當中。除此之外,還有附近的海心亭(也就是昨晚我在夜色深沈中到訪過、卻收獲寥寥的地方),都曾出現在劇中。天已大亮,我要再去轉轉拍拍,才算真正不枉此行。

  我再次來到海心亭前,來到瓊瑤劇的場景中。那涼亭、那圍欄、那海面……在陰雲下被我捕捉入鏡頭,沒有晴空下的光艷照人,但有另有一種味道。現在洱海邊早已多了高樓大廈,商場酒店林立,失去了往日的清幽。此時此刻,我卻感謝這片陰天,讓眼前的洱海畔少了幾分清晰,多了幾分朦朧感,似乎更有“老照片”的懷舊之感。

  我看了下時間,必須要返回大理酒店與團隊會合了,以免遲到。但大理,豈止洱海公園,豈止漁女像,豈止海心亭?在瓊瑤劇《還珠格格》中,主人公們心心念念的夢之所在就是大理,瓊瑤阿姨用“家家有水,戶戶有花”概括描述了這裏的景象。所以當天,我帶著旅遊隊伍,又去了大理古城、崇聖寺三塔。我一路驚喜,一路感嘆,一路拍拍拍!中午時分天已放晴,藍天白雲下的大理,又多了晴空下的美感!

  瓊瑤阿姨的大理之行,還去了蝴蝶泉、喜洲古鎮……多年來,我喜歡雲南,喜歡大理,因為這裏有瓊瑤阿姨的文字,有瓊瑤阿姨的腳印,有瓊瑤阿姨的記憶,還有瓊瑤阿姨的《望夫崖》和《還珠格格》!

  雲南大理,四年前我曾來過,這次重遊,記憶更深刻!我終於爭分奪秒,懷著一腔熱情,找到了那些夢想中的場景,並讓瓊瑤阿姨的“文字描寫”和“戲劇場景”變成親眼目睹的現實。我知道,近日的阿姨一直在“修身養性”中,但願她現在的歲月中,只有寧靜美好!瓊瑤阿姨的一生,廣交朋友,追隨者眾多,她一定收到過各種各樣的禮物。這次我精心拍攝下“今日之大理”,並寫下此文作記,化成“心靈禮物”送給阿姨。我不僅讓自己在濃濃的情懷中重遊大理,也想請瓊瑤阿姨在我的照片和文字中重溫記憶!

  雖然,我與瓊瑤阿姨的大理之行相差了三十多年;雖然,場景猶在,難免些許變化,絕非昨日……但我依然感覺,我與瓊瑤阿姨的距離又變近了。我們無法改變時間和空間,但我與阿姨的心一直在一起,我也一直追隨在阿姨的道路上(無論是有形的路還是無形的路)。當然我的格局和境界,無法與瓊瑤阿姨相比,但內心的熱情,對世界、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應該是同向的。畢竟我生長在“瓊瑤國度”,吸收了太多的光與熱!

  雲南大理,真得真得很美。大理,給了阿姨震撼和靈感;阿姨,也為大理留下故事與傳奇!近期還有一個渺小的我,路遠迢迢,不遠萬裏,但願能將這份美麗再次收集,並且傳遞與延續!

——完稿于2020年11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生而不息
后一篇:感琼章瑶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