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脚印,岁月年轮
——我和我的二零二二
随着年龄增长,愈发感觉时光飞快。时间仿佛被上了发条,转眼已是除夕前日。我曾无数次
构思的这篇文章,也终于开始下笔,回顾和总结我的二零二二年。
二零二二年,我的本命年。早在这年之前,我就备好了红内衣、红袜子,我希望用最传统、最中式的方式,祈祷自己平安顺遂。而今年终岁尾,三百多天过去,崭新的二零二三即将到到来。我终于可以静下心来,记录这一年,回忆这一年,思考这一年。
这一年看似普普通通,同样的三百多个日日夜夜,却在岁月长河中留下了与以往不同的记忆。这一年:我曾失意失落,也曾喜笑开颜;我曾热情似火,也曾感伤感叹;我曾开拓创新,也曾举步不前;我曾迷失彷徨,也曾收获满满……就让我从一点一滴开始,写下曾经的那些瞬间。
沉浮
一定要聊的,是我的旅游业。2022年,旅游业受损最严重的一年。早在2021年,就有各种预测、各种报道,大家几乎一致认为,经过了疫情两年(当时),2022年的旅游业一定会恢复正常。我也悄悄在心里筹划着,准备大干一场。然而在2022年的大部分时间,我们却生活在疫情的阴霾里,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甚至远大于2020和2021,几乎让人看不到任何希望。网上曾有这样几句话,描绘着2022年的“灰色春天”,让我印象深刻的:
“……江苏无锡的樱花独自开放,伊犁河谷的杏花形单影只,西藏林芝的桃花顾影自怜,江西婺源的油菜花暗自垂泪,河南洛阳的牡丹孤芳自赏……”
多么美好,又多么凄凉!我们没有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只看到一张张口罩,遮住了人们的笑脸;还看到一座座核酸岗亭,驻满了大街小巷。旅游业在全国疫情的反反复复中,沉压于深渊海底,而我也随之沉没,只感到暗无天日,将近窒息。
早预料到可能会出现这种局面,所以年初我新入职一家公司。这我从业十余年来首次“跨行”,因为这家公司虽然也是“旅行社”,却没有我擅长的业务。而我的工作任务,也从规划路线、带队出游……变成了当街发传单、维护客户……最终向客户介绍公司产品。这并不是我喜欢的工作,然而在看不到希望的日子里,为了生存,我别无选择。“初心”在哪里?已无处追寻!
这份工作我做得很辛苦,也很尴尬:我愿意带着五十人的大队伍游览,却不愿意单独去街上与一位陌生人搭讪;我愿意帮客户安排旅行挣我应得的收入,却无法让顾客去进行一些虚渺的消费。所以在这个公司,我无法真正燃烧自己的热情,我的工资几乎也仅仅停留在“底薪”状态。我心心念念的,依然是我坚持多年的传统旅游业。
夏秋之季,疫情相对缓和,政策暂有松动。虽一直没有等来旅游放开的官方通知,但依然阻挡不住人们出游的热情。于是在那段时间,我隔三差五帮客户们安排一下旅行(主要是出游当地接待)。9月中旬,我更带客户亲自前往湖南郴州,看到了我魂牵梦萦的小东江。比起之前频繁出境或各省奔波,今年的脚印实在少得可怜,今天唯一的一次长线游,这“人在旅途”的每一天,我都像得到水的鱼儿,畅快、自由,只希望之前的旅游生活能快快回归。
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疫情又开始遍地开花。秋风萧瑟,再次吹冷了我的心。正在我浮浮沉沉心无定所的时候,终于在年底,疫情大放开,禁锢已久的旅游业也迎来了真正的大松绑。疫情三年,改变了太多太多,但我一直在说:青山绿水,必定别来无恙!希望寒冬过去,能迎来旅游业真正的春天!
升腾
2022年8月底,我们旅游圈里的一些朋友,在东城区胡同深处的“小云南”餐厅有一次小小座谈会。也就在那次晚餐之后,我萌生了给导游证“升级”的想法。
考下导游证十余年来,从未想过要将它升级。因为现有的导游证,已基本满足我的工作需要,我可以带队在北京、在国内各省、或去全球各地。但这天同行们的聊天,让我感觉到天外有天,也了解到了升级版导游证会有更大的内涵与实力。就我的理解,现有导游证好比“普通号”,而升级后我就能变成“专家号”。别人能考,我为什么不能?
我又想到十几年前,那时我还没有北京的房子,刚成为“北漂”不久的我,为了自己的梦想,几乎拼尽全力在工作中挤出时间考下北京导游证。那份努力、那份执着、那份追求,让今日的我依然热血沸腾。今年的我已从事旅游多年,也早已结束漂泊,住在了自己的大房子里。我应该有更多的时间和更便利的条件去学习。所以我踌躇满志,开始准备导游证升级考试。
已很久没如此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我买来教材,找来资料,研究考试大纲,开始反复苦读背诵。本以为有过之前的基础和学习方法,会轻而易举得心应手,而真正实践起来却困难重重:
首先是教材的深度超乎想象。比如建筑和宗教的相关知识,之前也曾学过,但升级版的教材要细化到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形式,以及佛教的教义和相关制度(比如不同僧人哪种能吃荤哪种不能吃荤,不同的僧侣穿几层僧服等等),我曾苦笑着对朋友说:学完这段我几乎可以出家当一个合格的和尚了!没过多久,我又学到中医知识,具体什么药治什么症状也都要掌握。于是我再次苦笑:我准备开诊啦!
其次是学习的难度大大提升。中国上下五千年,各种建筑文化、医学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发展,不同的贡献,不同的变革。还有武术的少林派、峨眉派、武当派各自特点,以及青花瓷、粉彩瓷、青瓷、颜色釉瓷的年代、种类、发展、特点……单记一两条还可以,若动不动记几十条,而且还错综复杂各种混淆对比,确实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好比一堆“八宝米”,它们杂乱地混在一起,你要对其中每一粒粮食的来龙去脉都了如指掌。
第三是十多年过去,我的精力和记忆力已大不如从前。曾看书学习好几遍,再次翻看依然犹如新内容。而我正准备用心强化记忆的时候,又突然会倦意涌起,哈欠连天。我一直在学,却已很难达到“有效学习”的效果。岁月匆匆不饶人,虽未变成老年人,但无论如何,已不是二十出头的状态了。
但这些都不算真正的困难,我深知勤能补拙,只要我反反复复多看多记,就能摆平一切!当初考导游证我超出及格线很多分,这次我只求及格,何难之有?我精心准备着考试,基本感觉八九不离十。然而由于一些其他原因,再加上当时正值疫情最猖獗的时期,最终这年的升级考试取消,只能等下次了。不过我并未感觉白忙一场。通过这场学习,我提升了自己的水平,拓宽了自己的知识,这也算是实实在在的、很大的收获!
年前旅游业放开,外地游客涌进北京,国家博物馆讲解需求增加。由于我本人是一个浪漫主义,对那些瓶瓶罐罐出土文物兴趣不大,所以一直没有太多关注。但今年的我,突然主动去学习国博讲解知识,我跟了两位讲解老师,认认真真听学,也精挑细选买下关于国博的相关书籍自己学习。还好我的领悟力还算高,经过学习很快就能初步上岗讲解。
学习是一种乐趣,我学着把压力变成动力,把动力变成兴趣,去学习一些新知识,掌握一些新技能,只要有助于自己的工作,我甘愿书海无涯苦做舟!
飞驰
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内心的热情一直如点点星火,它们隐藏着,也跳跃着,从未熄灭。
无法带队出行的日子里,我学会了骑电动车,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我骑着它上班,做业务,更多次在空闲时间带着妈妈出游。在这个春夏天里,我骑着电动小摩托,载着妈妈几乎跑遍了周边所有好玩的地方:滨河公园、新凤河公园、南苑森林湿地公园、金星公园、北京凤河植物园、西红门清真寺、兴华公园、星光生态文化休闲公园、中医药文化园、永定河湿地公园、丰台科技园生态主题公园、北京世界公园、德寿寺、旧宫滨河公园等。
我带着妈妈,飞驰在公路上,迎着微风和阳光,心情舒畅,似乎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不复存在,只有快乐和自由。在我的小诗里,曾写过这样的句子:
“……骑着小摩托,一路唱着歌,听风儿吹徐,看云儿飘过。让烦恼远去,将快乐捕捉,看天大地大,波澜壮阔!……”
当然,我也会乘公交地铁或打车(我可怜我有车有本却不会开车),带妈妈去其他地方散心:郭守敬纪念馆、宋庆龄故居(醇亲王府)、大运河森林公园、绿心公园、北京大观园、曹雪芹故居纪念馆、前门三里河、前门大栅栏等。
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秘密清单”,上边列数着我计划带妈妈前往的好地方。那些地方,我们一个个前往,也让梦想一个个实现,同时也在不断往清单里增加新征程。
既然疫情严重,我无法从事旅游业,没机会服务其他顾客,那我就服务好这唯一的一位vip顾客吧!是的,妈妈享受得绝对是“至尊”服务,我不仅带她玩耍,给她拍照,饿了累了我还会带她找美食大吃一顿,让她就像一个被宠爱的孩子。生活总要继续,而有色彩、有温度的生活,当然少不了玩玩乐乐、吃吃喝喝!
我曾在年底归纳整理这一年的“脚印”,发现这一年尽管被疫情困顿,但依然无法完全锁住我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妈妈浓浓的爱。我的这份热情和这份爱,仿佛长着翅膀,带我飞驰。我愿想方设法,在她能走动的时候,多转几个地方。这个世界美景处处,我要陪在妈妈身边,带她前往,与她共享!
现在我的秘密清单上,还有一些好地方等待前往。只希望妈妈健健康康,那么在春暖花开之时,我要再次带她上路,继续飞驰!
光影
今年春天,家中改造完毕,焕然一新。夏天,卧室里新添了一件超爱的家用电器——当贝投影仪。
我是个唯美主义强迫症,精挑细选,最后依然最喜欢这一款。安装完毕,真正拥有,才知这个设备如此神奇,它投射出的光影,再加上立体环绕的音响,让卧室立马就能变成“私人电影院”,效果非常不错,而我也因此爱上了电影。
以前我对电影并不迷恋,近些年很少主动去电影院看电影。虽然我动不动就诗词歌赋,但我看电影时“脑回路”确实有些慢,由于自己大脑运行缓慢,经常记不住角色,或者看不懂剧情,云里雾里,严重影响观影效果。所以电影一直可有可无,从未在我生活中占太多比重。现在有了家庭小影院,我可以随时暂停、随时回放,随时在网络上攻略剧情和演员等内容……终于,能看得懂大部分电影了。而且这投影放大的画面,更带给我不同于“手机电视”的震撼观感!
我一般会选择高分电影观看。最初我看了《阿凡达》,尽管这部电影已火了那么多年,但我今年才首次观看,并且一看就痴迷,震撼于唯美震撼的画面和振奋人心的故事情节!几乎是同一时间,我又看了同一导演的作品《泰坦尼克号》,这部之前看过的电影,再次给我全新感觉。大屏幕呈现的灾难更加恐怖,爱情也更加唯美,我把老电影看出了新感觉。自从我看了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又疯狂迷上印度电影,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调音师》等,没想到在我印象里脏乱差的印度咖喱国,竟能拍出如此温馨、唯美、幽默并且还有思想、有深度的电影,几乎每一部都值得看!后来,我又看了《哪吒》、《大圣归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画皮》、《捉妖记》、《狼图腾》、《左耳》、《长津湖水门桥》等各种风格的电影,以及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导演的一系列高分电影(这些电影大部分都是首次观看,也有一部分是重温)。
一部优秀的电影,经常会让我回味无穷,我经常会把妈妈喊来,陪她一起看一场场优质的电影。妈妈也跟着我,一会儿沉浸于美国大片,一会儿温故国产老电影,各种风格,妈妈都喜欢看。(我一般给她找一些温馨的故事片),让她在投影仪放出的画面里,感受着新设备的便利;也让她在温馨美好的故事片中,感动于人间的至美温情。
我是典型的后知后觉慢热型,却又热得更猛烈。看完电影,我会深深沉浸在故事中,久久回味,并且还会买来关于电影幕后创作的相关书籍来收藏。最疯狂的一段日子,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买了几十本关于影视的书籍和画册。仅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两部电影的书籍,就多达十几本。这些书籍,有电影里看不到更多精彩内容,有更多的光影图画,让我的电影世界更直观立体,丰富着我的电影世界和电影生活。
投影仪不是生活必需品,可有可无,但因它可以装点生活,所以我拥有了。其实我一直在追求生活的质感,哪怕收入已大不如从前,并且背负着很大的经济压力,我依然会为提升生活质量而努力。除了投影仪,今年我还置办了家庭KTV、换了大牌儿的欧克利眼镜、换了更优质的TG,买了新背包、换了全新的日本剃须刀……我还在洗手间里安装了自动搓背机,不用旁人也能享受到搓背的乐趣,我还更换了新的MATONG……所有这一切一切,都如投影仪一般投射出让我惊喜的光影,让我被疫情迷蒙着的生活,照样多姿多彩。
感知
这一年,一曲《探清水河》曾被我无数次、反复哼唱。打动我的,不止朗朗上口、宛转悠扬的旋律,更有歌曲背后那个凄美的故事,实在太过哀婉!那种封建制度下被压抑的情感,那种爱而不得的痛与恨,那种抱憾终生的无奈与感伤……曾无数次触动我的心弦。不知在那遥远的民国年间,绿水悠悠的清水河畔,究竟上演过怎样的生死别恋?
我一直是个敏感的人,不止“清水河”,身边的任何风吹草动,媒体上的一些新闻和报道,都会引发我的关注,也会触动我敏感的神经,让我内心久不平复。我还多次为这些事件创作诗歌,抒表情怀。
2月中下旬,网上看到江苏tie链女事件,看到她面容枯槁,我同情于她的遭遇,想着她曾经的快乐,以及难以追回的旧时光,写下诗歌《梦回》;3月中下旬,东航ke机失事,深深震撼到了我,我想着飞机上的人们经历过一场什么样的劫难,看着坠机现场的can骸和散落满地的yi物,感触良多,曾一口气写了《春花惊梦》、《平安扣》、《黑蝴蝶》、《我和你的梦》等(我很少为同一件事写这么多诗歌,足以见得我内心的波动和震撼);5月中旬,进入全国大he酸时代,我曾为奋战在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们,重新填词,饱含着真实情感,创作了一首《真心谢谢你》;6月下旬,看到客户朋友圈的两张照片,我感叹时光匆匆岁月流逝,于是创作了《生命的长河》……
这一年我写过50篇诗歌,我的感情是那么强烈,所有大忧大喜,我都会“走心”。多少年来,我一直“用心”观察着世界,也“用心”感受着周围的人和事。很多或轻或重与我无关的事情,我依然做不到置身事外。有时候的自己确实不够潇洒,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真实地感受着人间的伤和痛,体会着人间的喜和乐。
我庆幸自己,还算年轻,没有糊涂,还能思考、还会分析。我有血有肉有思想,也有自己的见解和境界。虽然我不及高人,但我不想在茫茫人海的滚滚人群中,太过麻木平庸。
人是有感觉、有感情的高级动物。而我的所知、所感,尤其显得更浓重一些。我尽量维持着心的本真,不愿让它蒙上尘埃,不想让自己变成油盐不进,冷热不知,也不想让自己变成没有感情的机器。因为那样,我将不会感知到人间冷暖,而是目空一切、麻木不仁,也不会有泪珠的闪亮,不会有嘴角的上扬,不会有温馨的温暖,不会有心灵的碰撞,也不会有我一篇又一篇的“诗词歌赋”了!
得失
我曾多次写过一些关于“流星”的小诗。大概内容是:在我人生的天空中,一道道流星划过,有刹那的光辉,却也转瞬即逝,留下空空荡荡,浩瀚万里。
之所以写下这些内容的小诗,是因为我曾无数次感受到缘深和缘浅,离别和际遇。有那么多的人和物,从到来到离开,让我觉得飞快。经常是过客匆匆,而今非昨是。一切充满了未知的不定数!
我是一个喜欢珍惜的人,对生活中的美好和感动,我很想去抓住什么,把握什么,可到头来经常是两手空空,只有无穷无尽的怅然若失。
远在2014年冬,家里多了一只黑色小狗。2022年冬,这只黑色小狗突然不知去向,没过几天,它的孩子小奶狗也失踪了。陪伴我们八年之久的小狗,就这样离开了我们的生活。直到现在,我仍不知它的去向,也不知它的下场如何。这骤然离开显得那么突然,我当然会有不舍。但综合当下的很多现实原因,家里也确实不太适合养狗了。或许它们的离去是天意。只有深藏于内心的祈祷,希望它们能遇到有爱心的好主人。
至今仍记得它第一次来到这个家庭的时候,那么小,那么可爱。我曾在网上给它征集名字(后来还是自己起名叫旺旺),曾带它去打疫苗,曾带它出去玩耍,还曾无数次给它洗白白……它有自己的个性,但它又是那么忠贞。几年来,他跟着我们奔波,从这城市到那城,从清源路到枣园,无论到哪里,都未曾改变它与主人之间的情意。那是一种互相依赖的依托和依靠,我们照顾着它,它也陪伴着我们。
终于,得到过,又失去了。人生永远有得有失。正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我对人生的很多事也学会看开,不再纠结。感情方面也如此。
经过了去年让我脱胎换骨的“情幻”事件,我似乎又恢复成那种淡然超脱的状态,我不想轻易困入牢笼,也不想再次被伤害。我身穿看不见的盔甲,手拿透明的盾牌,把自己保护起来。不想再轻易暴露自己,也不想轻易交付真心。有时候,人心莫测;有时候,真假难分。比起之前心如止水的淡定,或许还多了几分心灰意冷的绝望。是的,不抱希望,就永远不会绝望,也不会患得患失,一身是伤。
但是,我真得不需要了吗?我分明听到内心有无数个小小声音在不停呐喊:时光飞逝,快找个相伴一生的人吧!是的,这是我从未磨灭的梦想,如此性格细腻的我,如何能做到“真正佛系”?但寻寻觅觅,又期待、又畏惧,谈何容易?那就像以前一样,把一切交给缘分,顺其自然吧!该来的一定会来,只是希望:别太遥远。
尽管,我依然是那个淡定的我;尽管,我依然是那个热情的我;尽管我依然是那个超然又渴望真感情的我。但今年的我,与去年相比有了新一层改变,那就是我深感人生苦短,每个人都太不容易。所以我告诉自己,无论如何,无论是否合适,至少都不要互相伤害。因为人生已经够苦了,何苦再彼此为难?
所以这样的理念和信念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不要去伤害别人,也不让轻易被别人伤害。人生在世,有时候会得,有时候会失,得与失其实都不重要,要看淡看淡再看淡,无需平添烦恼。我这样想着,也这样做着,真正困惑时,也会自我开导,确实少了许多烦忧。
天伦
转眼兰兰已19个月了。她在我这里生长,我看着她一步步长大,从襁褓婴孩到学爬行学走路再到咿呀学语,我感受着她一天天的变化,也与她建立了深厚的亲情。总会感觉她是上天给我的恩赐,让我在千呼万唤中,终于迎来了一个可爱漂亮的外甥女。(毕竟前边已有外甥,真得是太希望有个小女孩来到身边了。)
有时我也在想,如果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也像我们现在这样相处呢?她粘着我,依赖我,向我要好吃的,让我给她找动画片,而且也会帮我干活……而我也早已超越了普通舅舅的身份,我陪在她身边,给她无限关爱,甚至是一个经常给她换尿布、洗白白的奶爸形象,有时还会帮她洗澡洗头,甚至帮她剪指甲、梳小辫等。常人肯定难以想象一个三十多岁的未婚大叔会带孩子,但我做到了,甚至可能做得比别人更好。我们不算最直系血缘,但我总觉得她是我的心肝肉,我爱不够,也疼不够。这个可爱的小天使,是那么乖巧懂事,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甜蜜。
这一年,我也在继续探寻与妈妈的相处之道。我们有温馨,也有不可避免的争吵。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观念……我与妈妈的生活矛盾其实一点都不少。对于一些不正确的行为,她经常性固执的“明知故犯”,让人头疼。火急火燎的我经常也会爆发,好在血浓于水,不可能有真的炮火硝烟。争吵过后,妈妈还是妈妈,儿子还是儿子,我们给彼此,依然是最真挚的亲情之爱。但我在妈妈眼中,貌似是最完美的。她对我的爱,渗透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无论彼此完美或是不完美,好希望能永远这样陪着她,带她感知生命的美好和生活的可爱。妈妈只有一个,没有妈妈哪有今夜不停敲打键盘打字的我?
除了带妈妈到处游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家陪妈妈看电影了。曾有一段时间,我们甚至过上了“每晚一场电影”的生活。反正我的大卧室里装上了家庭影院投影仪,简单操作就能找出我们爱看的电影。妈妈躺卧在我的大床上,背靠着床头,过足了电影瘾!今年妈妈的听力有下降,于是我开始给她采购助听器,价格从不是问题,精挑细选,终于找到了最适合妈妈的产品。我或许有时舍不得给自己消费,但为妈妈我从不吝惜。闲暇时,依然无数次给妈妈做美食。妈妈说最喜欢吃我做的饭,也不知是在哄我还是真得好吃。既如此,我就多给妈妈做饭吃,让她吃得舒心!
这一老一小,充实了我的生活,共享天伦!
愿景
这一年,改变了许多,也有许多未曾改变。比如对工作、对感情,我的心态可能发生了变化,我接触了新的人,认识了新的朋友,也去过了新的地方,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都曾经与以往不同……这都是变化。但我的内心,我的思想和观念,却依旧如初。比如我追求着生活的质感,该买的东西从不含糊,不仅要买,而且要尽量买“好的”!但我又那么害怕浪费,有时候哪怕只是扔掉几粒米,依然让我心痛不已。
这一年我还不止一次感受到自己老去,我站在镜子前,看着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自己。看着自己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出的白发,看着自己雕刻进岁月深处的皱纹……我默默感受着时光飞逝,却也无可奈何。今年我的自拍照很少很少,因为我感觉自己真得快变成油腻大叔了。
其实这一年还有很多值得记录的事情,比如年初的冰墩墩,让我欢喜让我烦恼,也是我成长路上的又一段特殊经历;春天的一次平谷一日游,我也不幸加入了“集中隔离大军”,度过了八九天的特殊又难忘的隔离生活;年底的时候,不甘落后的我也变成了“小阳人”,好在大战之后慢慢恢复正常。
当然经过这一年,我对新一年也有更多的企盼和计划。比如在新的一年,一定要再坚持减肥,绝对不能再胖下去。去年前年,我控制饮食加锻炼运动,曾有效果。同时要尽量健康作息,减少熬夜不良习惯。管好自己,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疫情时代的政策改变和时局转变,可能会迎来后疫情时代真正的春天,务必要维持最饱满的状态,做好工作细节,更要把握机会去继续拥览祖国和世界的山川大地。与周边人的相处,对亲人、对朋友、对客户……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做到最好,给人阳光般的温暖。还有太多太多美好的愿景,我对美好总有太多向往。有些是很容易实现的,有些是奢望……无论如何,它们是我未来路上的希冀和光明!
无论如何,这一年要过去了,庆幸我这个本命年,虽有小坎坷,没有大灾祸,并且如此充实!写了多年的年终总结,似乎只有这一年写得最没有艺术性,犹如一盘散沙。我也终于在新一年的正月二十一和二十三,两次重新修改补充了这篇文章。其实这一年的所思所想点点滴滴,又岂止这些文字。那些瞬间,那些刹那,那些片刻,都留在我的记忆里,可能铭记终身,也可能随风散去。
是的,一年过去了,一年到来了。
告别过去,展望未来。希望一切,深藏心底,不负期待!
——初稿于
2023年1月20日晚
——补稿于
2023年2月11日深夜
——再次修正 2023年2月13日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