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证券主力散户大行情股票 |
分类: 股票信息 |
吸筹是主力介入一只股票的第一个实质性动作。当然在吸筹之前,主力需要做非常细致的调研和其他各类准备工作。这些工作一般是在极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否则一旦消息泄露,散户们会立刻与主力争夺低位筹码,这是主力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但是,只要是大规模的吸筹,主力便很难做到不留痕迹,总有一部分中小投资者进货成本同主力是一样的,这就是跟庄盘。而只要这些跟庄盘的规模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主力一般可以承受。
许多读者认为,理解主力并摸清主力的意图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其实没那么复杂。之所以产生理解困难,是因为我们通常是站在我们的立场上去想问题,如果换一个思路,假如我们自己是主力,我们给自己做一个操作计划,很多问题可能就清楚了。
比方说,主力会在什么位置上吸筹?如果我是主力的话,我当然不会在高位入场。坦率的说,中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垃圾化的公司,把这些公司的股价做得太高,市场不会接受。因此主力吸筹的位置大部分是在股价的低位区。再如:主力选择什么时机吸筹?正是因为主力喜欢低位的筹码,因此主力的吸筹大多发生在熊市期间。这样做的原因有二:其一,熊市的股票都比较便宜;其二,熊市是散户恐慌的季节,散户们会害怕股价可能会跌得更低,于是纷纷把股票抛出去,以便在更低的价位抄回来,降低自己的成本。于是主力就有吸筹的机会了。这就是对于为什么有大行情的股票往往都是垃圾股的解释。其中的原因是,这些基本面并不好的个股,散户们是不愿意要的,而主力则凭借着雄厚的实力介入,把某些垃圾股作出了诱人的行情。等广大散户们反应过来,没人要的“黄脸婆”早已变成了“二八娇娘”,追么?恐怕一般散户是即没那胆量,也没那能力。
于是我们可以形成第一个结论:判断一只股票是否有主力正在吸筹,要看这只股票对散户有没有吸引力。如果这只股票在扮演“大众情人”的角色,那主力就不可能大规模建仓入场。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所谓“低价位”的股票、或是散户不要的个股主力就要,判断某只股票是否是主力正在吸筹,需要很多证据。
主力吸筹要多长时间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相当多的主力不希望自己的庄被别人抢走,因而总有一定数量的筹码会长时间留在自己手里。我们更关注的是主力拉抬之前最后的补仓吸筹,这一次的补仓可以使主力的仓位升高到足以顺利拉抬股价的程度,这个过程最短也需要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我们来看图4-6。
http://s13/middle/4b96ad90x8b1791220a4c&690
该股的大规模吸筹动作开始于1999年4月12日,截止在1999年5月14日,历时一个月。而随后的故事极其精彩,大家几乎是耳熟能详。5月17日该股向上突破,成为了当年最耀眼的明珠。从图4-6所反映的成交量来看,4月12日以后这只股票成交量明显的放大,而股价的震荡也变得非常激烈。在这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这只股票形成了43%的换手。依照一般的说法,在主力的吸筹过程中,总换手率的1/3可以被主力拿到,于是可以判断,东方明珠最后一个阶段的吸筹,主力大约增持了流通盘的14%左右的筹码。当然对于其后东方明珠的走势来说,这14%的筹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主力在4月12日之前就已拥有了相当多的底仓。
像东方明珠这样的高效率吸筹的个股并不多见,主力的吸筹时间往往长达半年以上。主力的吸筹时间与其吸筹位置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主力要想降低吸筹成本,他需要让股价在低价区长期横盘。显然散户不愿意在这么低的价位上大幅割肉,于是主力只好用时间去磨。如果主力想加快吸筹节奏,势必需要抬高吸筹股价,而进行次低位吸筹。由于主力提高了吸筹效率,自然就缩短了吸筹与拉抬的时间间隔。因此对于散户选股来说,一味的追求低价位并不一定带来更高的回报,或许次低位是主力与散户的双方好点。在这里可以用得上一句围棋术语:敌之要点乃我之要点。
在观察了许多庄股的走势之后,我们不得不对主力的耐心产生了深深的敬意。有些股票主力甚至是在一年前吸的筹,在第二年的大行情中再做拉抬。看来,咱们中小投资者应该做一个自我批判:虽然在股市里没有挣过多少钱,套牢的时候几乎是套多久都可以,但跟起庄来却心急得很,一只股票三个月不涨他就考虑换股了,即使受到5%的损失也不在乎。这样换过几次之后,您就会发现您所受的损失比去年的全部盈利都大。每一年的大行情走完之后,很多人发现自己骑过无数匹黑马,只不过骑的时候,那马不是在跑马场上,而是在马厩里。
主力吸筹是个中线技术特征,其上涨的必然性也仅相对于中长线的上涨而言。但主力吸筹后一般都是要运作的,否则他费尽心思的吸筹做什么?只不过什么时候拉抬是主力说了算,你我只能等,毫无办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