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米粉小店里的故事

(2014-12-13 20:57:32)
标签:

情感

米粉小店里的故事

梁国胜 

小区里有个湖南米粉店,开了快两个月了,一直想去尝尝,可家里人做好了饭等着,就不好违背了家里人。可昨晚还是下了决心走进了店里!

店里有四张桌子,16个坐位,由来自湖南邵阳的一家三口经营。老板是个28岁的湖南帅小伙,掌管店里的大厨;其结婚不到2年的媳妇是会计;小伙的母亲是店里的服务员。

我要了一碗湖南肉末米粉,并且我加了一句“要正宗的湖南味”。小伙子清脆地答应:“好嘞!”

不到5分钟的功夫,小伙把米粉端上来了。飘着来自湖南辣椒的味道,瞬间满足了怀念了很久的乡土味蕾,这是来自家乡的味道!

“老乡,有空吗?聊会儿?”我热情地招呼着,小伙子看我确实是老乡,并且我家离其老家还非常近,我们很自然地用起了老家的话聊。聊的过程中,小伙子的妈妈也加入了进来。

别看小伙子很年轻,可是“漂”在北京已经有12年了。16岁来北京,学的就是厨师,学了一年之后,就到餐馆做厨师。

最近的一份厨师工作是在北京非常有名的餐馆——“湘鄂情”做大厨,那时的收入每月差不多有2万多元,每天忙得一塌糊涂。

在餐饮业内,“湘鄂情”是高端餐饮界的龙头,200911月上市,被称为国内餐饮第一股,鼎盛时,直营、加盟等门店数最多时超过40家。那时的小伙子,虽然不知道这些数字,但是他感受到这家餐馆的红红火火。

但是,两年前,即201212月中央出台 八项规定。小伙子明显感觉到了这家餐馆的不景气,吃饭的人少了,自己每月的收入也少了,直至去年3月,他自己服务的那家湘鄂情店关门了,需要自己另谋出路。

小伙子不想回老家。他老家在农村,有田有地,但是小伙子对农活却一窍不通。他也知道自己“回不到农村”,被媒体称为了“新城里人”。所以,两年前,家里人凑钱在邵阳市里买了个三居室,娶上了自己谈了三年的对象。

小伙子一心想待在北京,在这里他生活了12年。他熟悉这里的生活节奏,他喜欢这里的车水马龙,喜欢这里灯火通明。汪峰的“北京北京”,他能唱着唱着流下眼泪。

于是,他踅摸着开个小饭馆,媳妇和父母都说服不了他,只好跟着他在北京开了这个小店,只留下父亲在家打里农活。

这个小店,月租金是6000元,小店里的种类都是湖南的土味,但是,由于位置在小区里,很少小区以外的人光顾。这两个月,他基本上没有盈利,只是应付着租金和成本。

这个情况,父母看着很着急,想年底把这个店面盘出去,回老家过安稳日子,因为他越来越感觉到在北京生活的不容易。但是,年底里,也没有人愿意盘,因为生意人年底都歇下来了,怎么会去租一个店面闲着呢?

小伙子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是,也只能顺着孩子。一切只能等着来年了。

湖南米粉的辣味够劲,久不习惯辣椒的身体被激出了一身汗。我披着外衣,祝福着这家小店明年还在,我一定还会再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