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守望者、胡波:
您们好!这段时间终于有时间好好泡在网上了,当然,也是为找与职业教育有关的文章和线索,期间发现高职守望者和胡波同志都是出自职业院校,又喜欢“舞文弄墨”,属于同道中人。又看到两人在博客上“眉来眼去”,讨论高职教师问题,这些都是我关注的话题。因此,信就一并发了,就是希望今后能一起探讨、一起交流,并希望您们能与中国青年报职业教育版供稿。
高职守望者同志,早就看到您批评我的文章了,特别对我那美好的创意(中国高职地图)没能得到完美的实现颇有微词,认为我富有感情的、为高职教育鼓与呼的文章——中国高职版图,有你人生新坐标一文有为高职院校招生做广告之嫌。
说实在话,这组文章就是为了整个高职教育做“宣传”,而不是为了哪单个高职院校做广告,是希望社会能正视高职教育,正视高技能人才的缺少,以及青年成长可以有多条道路。
在听到我在中国青年报出版中国高职地图创意的时候,教育部高职高专处负责人为此兴奋异常,当时指示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秘书处按我的设计方案设计,最终设计出来的地图肯定比您那个图要漂亮多了,只是当时没有在报纸和网络上很好的呈现,这是我这次出版的最大遗憾。不过,您如果愿意要,我可以把最终版本给您!
后来,中国高职地图在天津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以大幅贴画的形势张贴在赛场,主办方在陪我看赛场的时候,指着地图说:“谢谢您的创意!”
至于配发地图“中国高职版图,有你人生新坐标”一文刊出后,全国高职高专秘书处要了2000份当天的报纸、一家高职院校要了1000份报纸。另外,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为此专门来电,说我此人是在为高职教育鼓与呼,写得到位,不错。
我不想表扬自己,正如您所说,不同人看同一篇文章,由于其出发点不同,其看法也就不同。这对于我们做媒体的人来说,必须有这种包容的胸怀。其实,善意的批评对我们也是一种鼓舞和激励。我作为一名中青报人,能承受这样的批评。况且,我们也一直在善意地批评这个社会。我作为专门报道职业教育的媒体人士,一直在为职业教育鼓与呼的同时,也在善意地指出其中的一些不到位的做法。
当前,高职教育或者说职业教育还处于弱势,还比较脆弱。所以,我们更多地在为职业教育呼吁。从现实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没有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需要我们更多努力。
我们一直在这么做,也想努力做到最好。中国青年报职业教育版自2008年4月7日成立以来,两年多的时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在业界做了点事情,假如两位一直在关注我们的话。希望得到两位的一直关注和支持!
我对当前高职教育的认识,有这么三句话:“生机勃勃、困惑重重、危机四伏"。我想两位能理解到,或者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聚在一起神聊。
胡波同志,感谢您对中国青年报的支持,经常注意您的文章,也很遗憾职业教育版没能得到您的垂青!希望有关职业教育方面的话题或者稿子,可以优先提供给我。看到您岗位有了变化,希望不是您在中青报发言多的原因造成的。是不是不在职业院校了,也许可以更多地谈及职业院校的问题。希望多沟通!
期待得到两位的支持!
握手!夏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