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让我痛恨中国的外语教学
梁国胜
这一次是彻底地离家了,远行到了万里之外的美国,12个多小时的时差,恰好是黑白颠倒,这里是白天,国内是黑夜。虽然,周围的人说的还是中国话,吃的大多数还是中国餐。但是,至少这种时差让我觉得自己在国外了。
我也曾经远离过国土,到过俄罗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但是,这都是短期,一个星期,太多的时间在路上,没有时间停留。然而,这一次,是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足以让我怀念国土。
美国由于其现代化和富有而著称全球,是每个国外人都非常向往的国度,至少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希望能到其一游,亲眼能体会其富足和现代化。
我们已经到了美国的两个州,两个城市。一个是位于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西雅图市。一个是位于美国最南端的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两个城市都靠海,然而,却有不同的天地,也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在西雅图市,所住的旅馆正好在高尔夫球场傍边,早上醒来,放眼望去是一副绿色的山水画,空气清晰、心旷神怡。还经常能听到山鸟的鸣叫,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小松鼠在觅食。它们不害怕人,甚至可以接触到它们。当然,如果你手中有它想吃的玉米的话,它甚至会主动接近你。
西雅图市是美国最富足的城市之一,城市38万人,却诞生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司,微软、波音、星巴克、亚马逊,每个企业都是所属行业的NO.1,这足以让这里的人们自豪,也足以说明了这个城市的富有。
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干净,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什么是友好,什么是恬静的生活。
在西雅图待了一个星期后,坐了5个多小时的飞机从西雅图到了迈阿密。放眼望去,有点像中国的海南,椰子树、海风吹拂,是其共同的特征。同行的海南人说,这里的阳光更刺眼、更火爆。
行前,听说我们要到迈阿密,很多人会投来羡慕的目光。因为,这里很难到达,说这里是世界上最美的天堂。仅有的几天来看,天堂还没有体会到。但是,海风、椰子树、阳光、沙滩,预示着这里是度假的最好去处。
两个美国的典型城市,不同的特征,不同的感受,并且都是唯一的,独属的。在城市建设上,我很想找到其共同的地方,却很难。不像在国内,每个城市,都是高楼大厦,都是遍地的洗澡堂、洗脚房、卡拉OK厅,虽在不同的城市,却是相同的感受和体会,甚至是生活。
这个国度,给人太多的想象,甚至太多的不可思议,比如,这么多种族在一起,为什么会如此的融合,会如此地认同这个国度。能否从教育上找到其答案?或者能否从其文化和价值观上进行解释?
我试着去总结和解释,甚至与同行的一位高职院校的副院长进行了讨论,比如,我认为,这个国度能这样。首先是对人的充分尊重,所以教育尽量为穷人考虑,让穷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看到未来和希望,并且有相应的机制做保障;其次是对环境的充分尊重,我觉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能看到;再次,是对人的兴趣和自由选择的充分尊重,因此,每个人是有个性的,是有创造性的,是充满了活力的。
就是由于充分尊重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才最终形成了这个国度的共性。“很难理解,这是哲学的解释啊!”同行的副院长感叹,当然,这只是我的解释。
其实,一个月的时间,我们还是很难融入到这个国度,所到的城市,只能是表面的体会,很难触及到深层次。
比如我们不能随便外出,不是由于管得很严,也不是害怕这里的社会治安不好,而是由于语言,蹩脚的英语很难让我们随心所欲。特别是吃饭的时候,面对着所有的食物英语单词,只能是瞎眼。并且,不像是在中国,可以点一桌子菜,然后一桌人吃,在这里,自己点好自己的,随心随意,根据自己的喜好点餐。然而,我们不能充分地享受这种自由,还是更多地被安排。经常听到的话是:“你吃什么,就照你的来一份就得。”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痛恨中国的英语教学,像我接受了近20年的学校教育(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研究生3年),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并且,英语还是我一贯以来的强项,特别是高考,就是由于我的英语考了高分,才使我进了一所比较理想的大学。大学大部分时间花在英语上,研究生需要看最前沿的资料,还翻译了近10万汉字的材料。可以说,学英语花了我大部分的学校教育时间。然而,到了美国,虽然,我还是敢勇于开口,试着去交流和沟通,但是,总不能随心所欲。总是恨自己为什么记不起这个单词。是应该恨自己,还是应该恨我们的教育呢?
当然,“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吗?”相信现在很多的中国人不会说这话了,这里的一切都是别人的,自己很难融入到这个富有的国度。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只能是一个月过客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