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职业院校的学生看到未来和希望

(2009-04-30 08:27:48)
标签:

职业教育

中国青年报

杂谈

分类: 在路上

4月29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北京大学民办教育研究所举办,中国青年报职业教育版、百年职校协办的“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专题研讨会之五——

重建职业教育魅力的改革探讨,会上,本人就几个具体问题谈了我的一些看法!特刊出!

 

让职业院校的学生看到未来和希望

梁国胜

 

    很荣幸被邀请参与发言,本来记者永远是听和记的,但刁文说两个原因我必须说说:

    一是中国青年报职业教育版是协办单位,应该有个代表来发言;一个是我专门报道职业教育领域有一段时间了,应该根据自己的体会来说一说。所以,我斗胆在各位前辈、老师面前谈谈我的体会和感悟。

    上次在策划这个论坛时,我说,“改善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需要一个系统工程。”当时,杨东平老师回应说,一谈到“什么东西是个系统工程”时,往往认为这个东西是不可救药了。

    然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职业教育地位的改善确实需要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管理体制、投入机制、学科建设等方面动大手术。

    目前,国家实施职业教育发展大战略是正确的,但是战术上与之相矛盾,政策明显不配套。例如:低投入,高收费;招生录取,先普通教育后职业教育;录用人才,学历划线。

    根据我接触的情况,以及我在报道职业教育中的体会,我觉得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让我们职业院校的学生看到未来和希望。我想从改善职业教育的地位上,从职业教育的入口、出口以及在校期间,讲讲改善地位的几个具体的建议:

 

一、改变我们的招生制度

    在目前的招生环节中,中职招生是普通高中招生之后,高职招生是在本科招生之后,这种招生制度,很容易让社会觉得职业教育是一种“层次教育”,给人感觉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低一个层次。

    我觉得未来的招生制度,应该有一个原则:就是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相应的教育。

    当然,这对我们的职业教育本身要求很高,这就是要求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对学生有吸引力。

二、改善我们公务员招考制度

    去年在10月24日结束的公务员招考中,我从国家发改委的网站发现招考的37个主任科员及以下的职位全部要求研究生(硕士)及以上学历。并且在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职位招考要求中,对高学历的要求也非常突出,几乎80%以上的职位都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

    这种以学历为死杠杆人为地加以限定的人才选拔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限制把职业院校毕业生“低人一等”的思想强化了,并且使之制度化。这不能不说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悲哀,而这些政策上的短视行为必将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

    因此,我写了篇文章“公务员招考不该把职校生拒之门外”,文章的开头就直指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的中专学历,我说,“要是在今天,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肯定会被国家发改委拒之门外,单是他的‘中专’学历就会成为他进入大门冰冷的‘挡路牌’。

    如果能够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招考中,释放出一定名额给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或者,在招考条件中,并不人为设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门槛,而是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职位。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制度本身的象征性意义将产生积极作用,而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一定能够注入巨大的推动力。

三、满足职业院校的学生继续升学的意愿,建立“立交桥”

    目前,在教育部的文件中,有两个硬性的指标:一是中职升高职的比例是5%,一是高职升本科的比例也只能是5%。虽然,据我的了解,各地方自行改变了这个指标。

    这两个指标使得家长和学生认为上职业院校就是一种“终结性”教育,没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改变这一现状,就应该建立职业教育的“直通车”,即中职、高职、高职中有本科、研究生、甚至博士。或者建立“立交桥”,即职业教育如何普通教育的相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