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去川西(之七)

标签:
旅游情感文化 |
【前言】
“此生必去一次川西”,这话嬗变成一句旅游界的名言。
此次国庆长假,我去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于我而言,这也是一次“长征”。于是,借助网络,码出《说走就走去川西》逾万文字的“随笔日记”,这既是温习,也是补课。
文笔不秀,只为倾诉。10月15日起,我分7天(次)在公众号推送,今天是最后一次,旨在将美好的回忆与弥足珍贵的照片分享给大家,也馈赠给明天的自己。
说走就走去川西(之七)
10月5日,自驾第六天:新都桥-成都,约340km
返都途中,儿子本打算再去一睹泸定桥的风采,满足大孙女的愿景,但因昨日手机的损坏,急于要去成都维修。
考虑到今天有不少游客会返程,路上可能会堵,于是,我们不仅出门早,也放弃去泸定桥计划,最后下午两点就到成都。
入住首晚的那家饭店后,我们按儿子的指点,带着大孙女打的到武候寺附近的“郭氏正宗老妈蹄花总店”去用餐。
老妈蹄花是成都市的一道传统名吃,属于川菜系。该菜品是以猪蹄为主要原料,并配以芸豆、海带丝等其它调味品精心煲煮而成的。
当老妈蹄花端上桌后,见到外观肌肤胜雪,形似飞花,却与杭州传统名菜东坡肉完全不是一个色调,不是一见就开胃的感觉。
然后,当一下筷子后,滑嫩细致、柔嫩爽口,有种香而不腻,汤香四溢的味觉,确实名不虚传。
(主菜老妈蹄花)
我们点了三菜一汤,共消费211元。吃了之后,感觉不虚此行。
餐后,又打的到武候寺。两地虽相距不远,但由于游人如织,出租车不能直接到达大门口。司机说,成都城区的藏民较多,这里又是藏族人口聚集的地方,西南民族大学就在武侯祠横街上,所以政府专门建了这条藏民特色街。走过这条街,前面就是武候寺。
下车后,在这条街上看到了西藏驻成都办事,也看到店铺里面摆满了藏传佛教的用具,包括转经筒、藏装、藏餐等充满了藏族的元素。
藏民能在成都这样一个繁荣的大都市拥有自己的“特色街道”,这充分体现了成都城市的包容性。而作为首次来到四川、来到成都的我,这条街道既值得一逛,也倍感欣慰。
一跨进武侯祠,立即被这座庄严肃穆的祠堂所吸引。故事要从三国时期说起。那时候,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是一位才思敏捷、智勇双全的谋士。他为了纪念刘备,以及展现蜀汉的威严,决定修建一座祠堂来供奉英勇的蜀将们。
于是,他亲自挑选了成都的一个风水宝地,这就是现在的武侯祠所在地。
诸葛亮聚集了众多匠人和建筑师,展开了宏伟的规划和施工。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武侯祠终于在三国末年竣工。进入祠堂内部,可以看到大殿中供奉着刘备及其功臣的牌位和塑像,而殿内的壁画则生动地描绘了他们的英勇事迹。
在历史的长河中,武侯祠屡毁屡建。后经明清两代的不断修缮和整合,最终变成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的建筑群,而今既成为了成都市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游客到成都打卡的首选地。
(“明良千古”是一件清朝文物,藏于武侯祠博物馆)
此次我们在成都停留时间虽短,但到过武侯祠,就算到过成都这块福地了。
(女儿微信上说,妈妈回到成都脸色都好了。)
接着,我们打的到“玛歌·迪仙庄园”用晚餐。
这家庄园位于成都市双流区的一家大型主题公园,占地面积500亩。园内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和大自然景观,其主题是“玛歌迪仙”,以大自然和奇幻世界为主题,打造了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奇妙世界。
顾客吃着火锅,听着帅哥美女或船上唱歌,或台上跳舞,场面十分热闹,颇感新奇。
面对如此场景,儿子在群里发了:“成都人这个玩法,怪不得有句老话:“少不入川,老不入广”。
而女儿看了微信中照片后说:“成都我很喜欢,晚上可以好好感受一下。”
唉,成都是一年四季温度适宜的宜居城市,其美食、气候、文化等方面都备受青睐,她不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更有当地人惬意的慢生活氛围。
成都,下次再见!
10月6日,长假第七天 航班回杭州
长假七天,远走高飞,但家才是最好的港湾。
上午9:15,我们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坐上EU2259航班,2小时35分后,安全抵达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圆满完成这次说走就走的难忘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