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新闻媒体2022年9月评议
(2023-03-24 18:58:10)
标签:
富阳日报评议时评文化 |
(富阳日报评议)
随着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纪念日的到来,本报将推出“不忘国耻,致敬抗日英雄”策划,上门为每一位身体允许的抗战老兵拍一张照片,并在9月份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刊登在《富阳日报》头版。通读《一句话致敬抗战老兵 赢百元话费》的报道,觉得这条稿子有待商榷:
一是称谓不当。报道中“这里,我们面向市民征集致敬老兵的一句话标语”中“标语”两字,有点称谓不当,“标语”宜改为“献词”或“敬词”。
二是背景空白。全区健在的20位老兵,在没有任何文字作介绍背景下,不知其年龄、职业、党派及子女等情况之下,怎能写出具有个性化的献词,要么雷同,要么离题,要么空洞。由此应该通过网络等,率先提供一些介绍性的背景材料。
三是有铜臭味。作为党报,又作为头版题后这样重要的位置,标题上出现“赢百元话费”,显得有些别扭。如果晚报类的报纸,或党报的另外版面刊登“赢百元话费”,也还过得去。由此,标题不妨这样做:《征集致敬抗战老兵献词,将与老兵照片同框刊登》。
(二)四个标题的商榷
第一个:9月5日头版主标题《区委常委会会议召开》,副标题《学习贯彻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精神》。
两行标题,可以做成一行标题,即删除主标题中“会议召开”四个字,这样既读起来顺口,又化繁为简。
即:《区委常委会学习贯彻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精神》
第二个:9月8日头版标题《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建明来富调研》。
可以简化为《市委统战部领导来富调研》,其理由:一是非市委副书记以上干部来富调研,标题上可以不出现名字;二是非市委副书记以上干部来富调研,标题上也没有必要出现详尽的职务。
评议员认为,冠名“全国首创”有点夸张了。从百度获悉,2020年4月18日上海长宁新华路街道综合就为老服务中心发放骑手工作证,解决高龄、独居、空巢老年群体的用餐需求。
由此,主标题不妨改为:《富阳率先创新“骑手工作证”》或《富阳“骑手工作证”着眼“民生小事”》。
第四个:9月14日7版引题《她们人人是职工、人人是老板》,主标题《“六姐妹”抱团创业15年 在家门口实现共富》。
评议员认为,引题能对仗却不对仗,主标题表达两层意思太烦琐。
由此,不妨改为:引题《人人是职工、个个是老板》。而主标题,要么改为《“六姐妹”在家门口抱团创业15年》,要么改为《“六姐妹”在家门口抱团创业实现共富》
二、报海拾小遗
1、9月7日5版“看点”《王利根:富阳古建修复师“养成记”》第一部份中:“15岁初中毕业后,他去到东洲羊角山拜师学艺,学的是泥瓦匠,用时新的洋灰砌砖造房。”,其中“用时新的洋灰砌砖造房”应该是“当时新的洋灰砌砖造房”。
第二部份中:“一塌糊涂,祠堂几乎倒了有三分之二,清理完全后,除了地基外,也就剩了部分柱基。”,其中“清理完全后”应该“清理完成后”。
2、9月8日8版,标题《寻访张进发老师 与他的雾露尖山舍》第一自然段中:“有以前遗留下来的9本不同分期的《江南文缘》读物送给我,”,“不同分期”应该“不同时期”。
3、9月16日10版(达夫弄·醇文学)标题《中秋捉蟹记》,该文第8自然段“原来这位仁兄刚刚从江边俘获了大半桶“毛螃蜞”正准备凯旋而归。”中的“凯旋而归”,“凯旋”,意指获胜而回,由此应该删除“而归”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