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专门"都改"大"

(2010-06-22 18:49:59)
标签:

杂谈

    忽然忆起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四川大学校门口的一个茶园小门是"柴扉"所做.后来柴扉坏了,就改建成了一个砖门.那时四川一哄而起掀起一股"大专"该"大学之风.于是乎有人对这种名实不符之风讽喻而写了一副对联:

                   各界专门都改大

                   唯有柴扉改砖(专)门

    如果拿这副对联比照当今,竟也再相似不过.文革后据我所知,就北京专变大,学院变大学就数不胜数.如工商专科管理学校,改成工商大学,北京师范学院改成首都师范大学.钢铁学院改成北京科技大学,连全总干校也摇身一变改成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为什么要兴起这股歪风?原因无碍乎嫌以前的校名小气,名声不够"贯耳",起大名,能够吓人,也可威震自己.至于教学质量无关紧要,只要名声响,一切可暂可放一放.岂止校名,连学校大门也要修大修洋.还要请上保安,像摸象样地站上岗,一番乔装打扮,再破的学校,校门口也要打上100分. 到现在,普天之下,已经很少很少有人全国有多少"大专",它们全被淹没在"大学"的学海之中了.

    真是可悲,中国的大学有多少真够大学水平的,从教育部开始,基本不懂教育,小学中学的孩子被应试教育压的喘不气来, 无人问津.大学教育水准更是每况愈下 ,以中文为例,我们还能找出几个像胡适\钱穆\吴宓\傅斯年\陈寅恪\顾颉刚那样的教授学者?余秋雨都一跃成为"大师",当今这学术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上海交大的一位知名教授,抄了我的一位朋友的论文后,还振振有辞不认错,后来我的朋友要将他告上法庭,他才承认抄袭求饶.由于只注重教育的空壳,内在的也就是更重要的施教能力就被"正常"地忽略.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学问也都漂在在水面上. 教员学生一股脑儿都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攫取虚名上,为了当教授,不惜弄虚作假,抄袭如家常便饭.学生考研想方设法拍导师马屁,求得露题之幸.如此我们也就没有必要为学校建大门,校名都改"大"而惊诧.因为本质上讲,这些社会风气都是一脉相承的.如此看来,社会风气不改,大学中学小学的教育都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灵魂,教育就看不到希望.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尽管"毕业",并不懂得怎样做人处事.

     看来学校都改大,校门都改大,都是在构件一个虚假的教育世界.这个世界,决不会出现胡适和杨振宁那样的大学者,至多会出来一两个文怀沙就不错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