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记杭州之七---韬光寺

(2008-12-03 18:24:07)
标签:

杂谈

     杭州与北京名胜不同,北京的名胜大抵都与"皇家"沾边,如天坛\故宫\颐和园\北海\景山\十三陵.....而杭州则不然,几乎所有的景点都连着文人文化.确切地说,北京的景点勾勒着政治历史,杭州的景点演绎的文化史或人文史,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杭州,因为你在这块土地上,随便你去哪里,不经意间就会踩到文化历史的脉搏,洞开一扇文化之窗.我拜访的韬光寺就是这样的一个去处.

    韬光寺始建于唐代.相传唐穆宗长庆年间,为蜀地名僧韬光禅师所建。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吴越王重建,改名广岩庵,宋真宗大中祥符间(1008-1016年)又名法安院,后寺以人名,为韬光寺。沿灵隐寺西山墙外侧顺山走上400米,再登300余台阶就可达韬光寺山门.

    该寺同时供奉着佛\道\儒,堪称一奇.许多杭州人来此寺进香,不是拜佛而是拜吕纯阳,因为拜吕祖据说很神灵--包治百病.寺中的金莲池水,也是了得,痛饮之后也有消病去灾之功效.30年前,我来此寺,就见纷纷有人来池取水,称之为"治病圣水".可惜1982年的一把大火,将寺宇烧个精光.现在的寺院,已经是在原址上的新建筑了.

在韬光寺顶的岩壁内,有一丹涯宝洞,相传为吕洞宾炼丹之地.丹涯宝洞前是观海亭,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这里是古时灵隐山中最适合观海之处,亭柱上楹联传为唐代诗人宋之问的名句.传说某夜宋之问苦吟难寐,见一老僧,老僧提示他何不对"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句,宋笑纳老僧之见,因之写下这句观海亭的名联.老僧不是别人,就是唐朝写下<讨武曌檄>隐居在此的骆宾王.

白居易与韬光寺结缘是在他的杭州刺使的任上.一日,白居易具饭,以诗邀韬光。韬光诗答不往,诗曰:“城市不堪飞锡到,恐惊莺转画楼前”---看来古时的出家人,确实将修行当作做事业了. 白居易便亲往韬光寺拜访,品茶论道.现寺中的烹茗井,相传是二人汲水烹茗处。

而今只山还是那座山,寺还是那个寺,然"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时光已经流失了1300年.韬光寺的生命在这青山翠谷中一直顽强地延续着---不管生命中有多少悲欢离合---在延续着.因为,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这就是历史!

 

                         2008年12月3日夜于杭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