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感余秋雨故居成文物

(2008-09-03 19:32:03)
标签:

杂谈

文化

教育

             有感余秋雨故居成文物
   
  听说余秋雨的故居最近被申请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个故居在慈溪桥头镇,原本已住了别人,是余秋雨成名后某年回乡将故居买回来转赠给慈溪政府的.政府当然明白余氏深意,收下并开始修缮.终于在最近该市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被申请评为一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成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初将房产捐赠政府的"目的"达到了,这是令余氏何等快慰之事.但记者打电话想了解余氏心情,回答是"不方便发表意见"."不方便"就是不反对不拒绝,只是"不方便"而已.
      一般说来,故居都是在有历史贡献的人物死后才整理修缮对外开放的.到目前为止,也许是作者孤陋寡闻,还没有听说过哪位历史名人生前就先将故居买下,然后赠给政府,最后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然后对外开放的.近代郭沫若故居是在其死后3年整理开放,且开放前故居已经破烂不堪.看来郭老先生生前决没有要展览故居的意思;而鲁迅先生的故居的开放则是1953年,距先生逝世已经整整17年.只有余秋雨大师,生前就自导自演了一出死后的"开放".这也正应了某位著名作家所云"只有不要脸的人才做得出不要脸的事".
     余先生可能自视高贵,把自己摆到了当今文坛之巅.他不想死后被人们忘记,于是乎就想到死后的事情生前办.但我们想想,余先生到底写出了什么有影响的作品呢?他的一系列"作品"---如果还可以称为"作品"的话,皆是莺歌燕舞的所谓"文化思考",他不评论时局,没有对百姓命运的关注,看不到作家的责任.地震后,假惺惺"含泪劝灾民"本质是堵老百姓的嘴,包屁"豆腐渣"建筑的制造者.如此作家,不要说比鲁迅,就连郭沫若的皮毛也不上!早期的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凤凰涅pan >以及他在抗战时期的剧本<屈原>也是有着相当震撼力和影响力的.
   作为一个文学家,他的责任就是点燃国民的精神之光,真诚地大胆地深入开辟人生的战场,开出一片属于中国,属于世界的新天地.他应有火一样的爱,有秋风扫落叶般的恨,用文字组成自己生命,将最真诚的爱与恨展示给国民.作家,应永远生活在社会生活的焦点中.鲁迅做到了,郭沫若也部分做到了,而我们的余秋雨,什么也不是!
   余把自己的小聪明用在了让后人对自己的怀念上.他活着可能会看到其故居有这样的说明"这里是当代著名文学家作家学者余秋雨的故居,先生自小聪明过人,刻苦学习,天天向上--这是他出生的床,这是他奶奶的裹脚布,这是他用过的裤腰带,这是他留下的尿不湿...."但是,这一切是因为余秋雨还活着.而在他死后,能不能有这种场景就要是由他的作品来决定了.大浪淘沙,后人评价余秋雨是决不会顾及他出的几本书而是要真正的称称其作品的分量.向来粉饰太平的人如果真的被后人怀念,那就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悲哀了.但我相信,就像是魏巍结束了一个文学时代一样,余秋雨的身后也是一个短暂的文学时代的完结.这个时代的文学的特性就是马屁如云,作品不拥有永恒的生命力.如此,余氏故居,又当如何?万一某一天余氏故居被改成公共厕所也未可知.
    余氏故居,说到底是文坛腐败现象的另类表现形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等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