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州名吃“饣它汤”

(2018-03-07 20:48:59)
标签:

美食

旅游

文化

徐州名吃“饣它汤”

夜宿徐州如家酒店戏马台店,晚上出来遛遛,找吃饭的地方。附近是户部山,老徐州的老城区,在徐州有流传很广的一首民谣“穷北关,富南关,有钱的都住户部山”,可见户部山在徐州的地位。如家这里有几个著名的大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州名吃“饣它汤”
因为是春节期间,这里晚上还有花灯,看着很喜庆。
徐州名吃“饣它汤”
到徐州本我想吃“把子肉”,可找了很久,也没看到一家开门营业的,还在过节期间。发现这里还有个特色是豆腐脑,看到几家,于是选择了这家。
徐州名吃“饣它汤”
买了一个豆腐脑套餐,10块钱。豆腐脑和北京的不同,里边后黄豆,店家说这里的豆腐脑叫“鸡汁豆腐脑”,主食是鸡蛋饼,里边有炸薯条,好搭配。
徐州名吃“饣它汤”
饭后看到个超市,进去买徐州的特产“小孩酥和蜜三刀”,全是8.5一盒,各买了一盒。小孩酥糖,又名小儿酥、小儿酥糖、小孩酥,是徐州地方传统名点,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其特点是“香、酥、甜”三性具备。蜜三刀是江苏徐州地区特色传统风味小吃之一。当地特产八大样之首。具有浆亮不粘,味道香甜绵软,芝麻香味浓厚的特色。北京蜜制小吃品种很多。蜜是饴糖,是由大麦等粮食经发酵糖化而成,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的功效。
徐州名吃“饣它汤”
正月初八一大早退房往火车站后,看到了这家店才开始营业,是著名的马市街饣它汤,一定要尝尝。
资料:徐州古称彭城,相传是中国烹饪鼻祖--彭祖的分封之地。徐州饣它汤的历史,要从4300多年以前彭祖的雉羹说起。当时,彭祖用野鸡配些药材和稷米制作出了味道鲜美的野鸡汤,也叫雉羹,献给生病的尧帝,尧帝喝了以后很快恢复了健康,于是把彭祖加封在了大彭氏国,大彭氏国就是今天的徐州市。彭铿因为他的“雉羹之道”,被尊为“彭祖”。彭祖是我国第一位著名的职业厨师,被厨师们尊称为祖师爷。雉羹是我国典籍中记载最早的名馔,被誉为“中华第一羹”。雉羹是饦汤的前身,可谓中华民族最早的汤羹。雉是书面的文字的东西,比较雅的,自古以来真正落在史书上的都叫雉羹,没有叫饣它汤的。这个饣它汤是徐州人的土语,老百姓、厨师特地造的这么一个字。
      自从彭祖创制雉羹以来,历代皇帝都把雉羹视为珍品。到了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过徐州,品尝此汤,很是惬意。便问厨师:“是啥汤?”。答曰:“就是饣它汤”。当乾隆看到、尝到的同时,已悟出是雉羹;便又问厨师“啥汤怎样写的?”厨师文化不高顿时傻了眼,用手指比画着“食”字右边加个“它”字,即今天沿用的“饣它” 字。事后不久,乾隆传诏:封徐州饦汤为“天下第一羹”。
徐州名吃“饣它汤”
这里就是吃早点的地方,看 价目表很便宜。
资料:在徐州,要想喝到最正宗最地道的饣它汤,一定要去徐州解放南路上的马市街饣它汤店。马市街饣它汤开设于清代光绪年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徐州的传统名小吃。早上6、7点钟,来这儿吃早餐的徐州市民就已经排起了长队,店堂内也是摩肩接踵,十分热闹。马市街饣它汤店一天制作平均在1800碗左右,分店也都在一天几百碗,整个算起来,一天也得达到2800碗左右。 1997年12月,在全国名小吃评比会上,徐州先锋饭店制作的“饦(shá)汤”,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1999年11月,国家商标局批准正式注册“马市街饣它汤”商标。2006年,当地媒体举行城市名片推选活动,徐州饣它汤被百姓评选为“徐州城市饮食名片”。2011年,马市街饣它汤获国家商务部正式认定,上榜第二批“中华老字号”。
徐州名吃“饣它汤”
才出锅,热气腾腾,店家说早上全卖完。
徐州名吃“饣它汤”
饣它汤3块钱一碗,乍看上去貌不惊人,颜色灰扑扑的,质地粘糊糊的,里面掺和着几丝蛋花,如果用筷子一搅动,立刻就会香气扑鼻,喝一口进嘴里品一下,那更是鲜美醇香,糯软滋润。5块钱的蒸饺肉多很实惠,这顿早点8块钱吃的有特色而且舒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