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伦自由行之三:剑桥

(2018-07-28 10:50:07)
标签:

教育

游记

剑桥

图片

高校

分类: 岩铁的游记

英伦自由行之三:剑桥

            中午离开牛津,驱车130多公里顺利到达剑桥。

     入住旅馆之后第一个节目就是乘平底木船游剑河(又译康河),两岸风光秀丽,一座座造型精美的学术殿堂矗立在蓝天青草之间。草坪上随处可见或坐或卧的学霸,有的读书,有的闲聊;成群的野鸭或觅食或慵懒的晒太阳。小船穿过一座座设计精巧,造型美观的桥梁,其中以数学桥、格蕾桥和叹息桥最为著名,剑桥之名由此而来。手拿长篙撑船的洋人小伙子不停地介绍所经过的各个学院,他也知道徐志摩和那首著名的诗“再别康桥”。

    感觉与牛津相比,剑桥不仅风景更美,而且更有活力。

http://s5/mw690/001nOTRrzy7mnG8Rn7e74&690

http://s4/mw690/001nOTRrzy7mnGbhxw7f3&690

http://s8/mw690/001nOTRrzy7mnGbOJHpd7&690

http://s8/mw690/001nOTRrzy7mnGbRWhFb7&690

http://s6/mw690/001nOTRrzy7mnGckg3ba5&690

http://s9/mw690/001nOTRrzy7mnGdFoxy88&690

                                                皇后学院著名的数学桥
http://s3/mw690/001nOTRrzy7mnGfHYxs22&690

http://s2/mw690/001nOTRrzy7mnGfOhwdf1&690

   据说1209年,牛津大学的两名经院派哲学家被控谋杀了一名妓女,牛津郡法庭将他们判处绞刑。为了表示抗议,牛津教师们有一段时间停止授课,纷纷离去,其中一部分人来到了剑桥郡,创建了剑桥大学。

   1225年左右,剑桥的教师们就从他们当中选出了一位校长,他的权力得到了亨利三世国王的批准,大学的自主管理就由此而来。一直到19世纪,整整六百年,牛津和剑桥都是英国仅有的大学。跟牛津一样,剑桥大学一开始也没有自己的房子,可谓一穷二白,教师在租来的房子里讲课,哪里有地方就在哪里。学生们住在旅舍里,由店主负责监督。直到1280年,剑桥大学才利用捐款兴建了自己的校舍。

http://s2/mw690/001nOTRrzy7mnGutD8Z41&690

http://s2/mw690/001nOTRrzy7mnGvgd1f71&690

http://s1/mw690/001nOTRrzy7mnGwrJYcf0&690

                                自行车是学生们的主要交通工具
http://s10/mw690/001nOTRrzy7mnGxWMat09&690

                                                                                  国王学院
http://s7/mw690/001nOTRrzy7mnGy8HYOc6&690
                                                           圣约翰学院

    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同属“G5超级精英大学”。        

   在学校800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牛顿、达尔文等一批引领时代的科学巨匠;造就了培根、凯恩斯等贡献突出的文史学者;培养了弥尔顿、拜伦等开创纪元的艺术大师,从这里走出了8位英国首相,9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菲尔兹奖得主曾为此校的师生、校友或研究人员。这些都为剑桥大学奠定了世界近现代学术文化中心的地位。其在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http://s15/mw690/001nOTRrzy7mnGQOwq2fe&690

                       在这800多年世界闻名的老牌“学区房”小镇竟然能保留大片的绿地
http://s1/mw690/001nOTRrzy7mnGQQGsga0&690

                                                            再剑河边草坪野炊的学生
http://s1/mw690/001nOTRrzy7mnGRboxae0&690

                       

     十六世纪中期由国王亨利八世创立的三一学院

    学院大门上有亨利八世雕像,威严的国王左手托着一个带十字架象征王位的金色圆球,右手却举着一根椅子腿。据说,本来亨利八世右手握的是一根象征王权的金色节杖。雕像竣工不久,不知是哪个玩恶作剧的学生,悄悄地爬上去,把节杖抽出来,用现在的这根椅子腿取而代之。更奇怪的是,几百年来,竟然没有任何人去管它。剑桥人不仅听其自然,而且还津津乐道地不断向新生和游人介绍这个"精彩"的故事。

   这所学院不尽历史悠久规模宏伟,而且成就斐然,几百年来,在其众多的名人校友中可以看到弗朗西斯·培根,艾萨克.牛顿的名字,中国人较为熟悉的还有查尔斯王子。

     培根15611626年)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实验科学和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众所周知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便出自培根之口,他的另一名言是:“一次不公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牛顿(16431727)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哲学家。他在1687年发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这四条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史上最伟大的一个成就,由此奠定了之后几个世纪中物理学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牛顿为人类建立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开启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逝世后被安葬于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成为在此长眠的第一个科学家。

    牛顿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户人家,在小学和中学时代成绩也不出众,只是爱好读书,对自然现象充满好奇,又喜欢别出心裁的作些小发明、小试验。幸好其父母没有逼着他为了考上重点高中从早到晚作习题、绞尽脑汁揣摩文科老师的标准答案,要是那样的话,其一生科学研究的原动力——好奇心与独立思考,就被彻底摧毁了。
   
牛顿的成功还要感谢他的舅父。像许多穷孩子那样,迫于生活压力,母亲让中学没毕业的牛顿辍学在家务农。但牛顿一有机会便埋首书卷,以至经常忘了干活。(顺便说一句,本人插队时也真心希望像牛哥那样,只读书不干活,但是不敢。)有一次母亲又叫他同佣人一道上街卖点自产的农场品(英格兰好像至今没有城管),牛顿依旧躲在树丛后伸着腿,躺在草地上钻研数学问题。不料被早已起了疑心跟踪而来的舅父发现。舅老爷没有拧着耳朵教训他不懂事,而是说服牛顿母亲让其复学,还鼓励牛顿上大学。牛顿这才洗干净脚上的牛粪,重新回到了校园。
    高考时牛顿的成绩也不是很突出,又没钱交学费。好在当时剑桥三一学院的领导慧眼识珠,没有创收意识,自主权又比较大,于是录取了这位农家“减费生”,并同意他为学院做杂务,以收入支付学费。于是166118岁的牛顿成了大学生,因为成绩优异1664年获得奖学金,1665年获学士学位。
    
17世纪中叶,剑桥大学的教育制度还渗透着浓厚的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气味,当牛顿进入剑桥时,哪里还在传授一些经院式课程,如逻辑、古文、语法、古代史、神学等等。两年后三一学院出现了新气象,卢卡斯创设了一个独辟蹊径的讲座,讲授自然科学知识,如地理、物理、天文和数学。
   
讲座的第一任教授伊萨克·巴罗是个博学且独具慧眼的科学家,看出牛顿是个好苗子,于是将钻研多年的数学和光学研究成果全部传授给他,把牛顿引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
   
在巴罗门下的这段时间,是牛顿学习的关键时期。他掌握了算术、三角,研读了开普勒的《光学》,笛卡尔的《几何学》和《哲学原理》,沃利斯的《无穷算术》,伽利略的《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胡克的《显微图集》等等。1664年,牛顿被选为巴罗的助手,第二年,剑桥大学评议会授予牛顿学士学位。
   
1667年,24岁的牛顿被选为三一学院的仲院侣(初级院委),此时他一生的三大成就: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分析的思想已经孕育成形。翌年获得硕士学位,同时成为正院侣(高级院委)。如果他在北大或清华,不知高教部能否任命25岁的牛顿为院领导?不过当时的三一学院教授好像也有名额限制,1669年德高望重的巴罗为了提携这位弟子而辞去了名利双收的教授之职,于是牛顿晋升为数学教授,并担任卢卡斯讲座的教授。1686年底,牛顿完成了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但是皇家学会经费不足,出不了这本书,牛顿一门心思搞研究,大概也没想到借科研项目捞钱。后来是他的朋友,发现哈雷彗星的天文学家哈雷掏钱资助,牛顿这部人类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才得以出版。

    站在三一学院大门前,想到牛顿的故事颇有感慨。中国不缺牛顿,缺的是牛顿的舅舅和伯乐巴罗,缺的是三一学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