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孕妇之死全是其丈夫的过错吗?

(2007-11-26 00:39:09)
标签:

人文/历史

时评

孕妇之死

肖志军

基础教育

应试教育

农民工

分类: 岩铁的杂谈
 

本月11日晚,因为34岁的丈夫肖志军拒绝签字,导致22岁的孕妇和足月胎儿在北京朝阳医院死亡,此事在多家媒体都有报道。

在我们为两个年轻生命悲哀惋惜之余,在我们为直接责任人肖志军的愚昧和固执愤怒之后,为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我们是否应该想一想:在电脑与互联网的时代,在文明的21世纪的今天,在已“嫦娥”奔月的、GDP如此喜人的中国首都北京的一流医院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鲁迅笔下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农民怎么还生活在我们身边?责任都在肖志军个人吗?都在他近乎不正常的思维、性格和心理吗?

   导致孕妇死亡的直接原因是肖志军拒绝为手术签字。那么他据不签字的原因,从有关报道中得知,大约有三:

1, 肖志军对自己拒绝签字剖腹产的解释是:他不相信医院的说法,认为妻子可以自己生产。也即他对医院极大的不信任。社会上许多人对医院和男女“白衣天使”们的不信任恐怕有些年头了,而且人们也的确有理由不信任他们。导致这种现状的就是众多医院向钱看的行医理念,以药养医的思路。那么这种理念和思路是如何出现的呢?与前些年的医疗体制改革有无关系?这是肖志军的过错吗?

2, 他此前从没带妻子到正规医院检查过,只去收费较低的个体小诊所看过“感冒”。事发当日肖志军口袋里只有10元钱。他拒不签字手术,大概还是出于对高昂手术费用的担忧。也即第二个原因是贫困。如果他是一名山西煤老板,即使完全没文化,事情也不可能发展到这种地步。而贫困是他的过错吗?

而且,由于现行的户籍制度,中国人被分成了城乡两大阶层,像印度的种姓制度一样分明,他和到城市务工的大部分农民工一样几乎没有任何社会保险与福利,在身处困境的时候,从来没有得到过社会的援助。他只能根据自己兜里的钱办事,因而不相信医院,也不相信城里人,或许在他看来,城里人属于另一个世界。这种城乡之间的差别、隔膜和对立是具有普遍性的,而这是肖志军的过错吗?

3, 他不相信医生,不具备起码的医学常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医生的劝告和警示,不相信妻子有生命危险。他智力虽无障碍,但思维方式、性格与心理都有问题,究其原因恐怕是文化水平过低,狭隘、固执。而他上过学,会写字。由此扩展,经常有媒体报道,许多恶性的或愚蠢的刑事案件都是由文化程度偏低(但不是文盲)的来自落后农村的贫困农民所为。那么除了其他社会因素之外,就引出一个教育的问题,特别是农村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问题。

许多年前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反对白专道路,强调政治,忽略文化知识;这是个失误,现在似乎是正好相反的失误。事实上现在的中小学教育完全忽略了德、体、美,其任务似乎完全是为更高一级的学校输送生源,也即为了培养几个最终考上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人才”而忽略了广大的成绩平庸的学生。教育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注意力向少数重点学校、重点班、重点尖子生倾斜,加上高昂的高等教育费用,于是相当大一部分没有希望上大学的普通学生,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村学生从小学就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老师和家长也都认为他们继续求学是没有意义的,于是他们混到小学或初中毕业便丢掉书包走入了社会。对这些人数众多的孩子来说,中小学教育的全部意义就是认识了若干中国字、会四则运算而已,在他们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在学校学到的其余知识几乎通通用不上。而他们却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建设者,是最广大的社会群体,

那么上述问题出在哪了?出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上,出在教育方针上,出在教育产业化的政策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不应该是培养“人才”,所谓“人才”永远是社会的少数,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在真正的人才中还有不少最后出国一去不返),基础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公民!”具有现代意识和常识的普通公民!

一个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快乐的公民需要什么,他们就应该学什么。我认为首先应该强调德育:道德伦理(如对他人的友善和同情)、基本法律常识、社会与家庭责任等等;其次是健康的性格心态,比如乐观、开朗、自信,还有现代人的思维方法,比如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逻辑性;再次是当代普通劳动者和普通消费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然后才是为了接受高等教育而准备的那些生活中难得一用的各种专门的高深的理论知识。这或许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基础教育的思路。

因为教育的目的是人,劳民伤财不是只为了灌输那几个应试的知识点,培养几个考试状元,制造几个只善于拷贝、存贮的电脑硬盘;教育的要义甚至也不是为了传播知识,或者说传播知识只是为了培养孩子对正义、对善,对真理的渴求!

而现行教育体制与教育的目的南辕北辙:学习是为了考试(对与考试无关的知识、技能毫无兴趣,也无暇顾及),考试是为了上好学校,上好学校是为了有个好工作,有好工作是为了挣大钱,出人头地……只能从小培养孩子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中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危害怎样估计都不过分,其必将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和笑柄。二十年后,现在的学生们谈到它,恐怕就像我们今天谈起六十年代的中学课堂一样。

如果城乡中小学都以培养心智健康的普通公民为己任,相信肖志军们会少很多,那位22岁的准母亲和她未出世的孩子也不会死于非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