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儿童安全】夏日里的溺水危机(上)

(2016-08-19 09:44:20)
标签:

为了孩子

关注儿童安全

分类: 精彩推荐

【关注儿童安全】夏日里的溺水危机(上)

夏日到了,爸爸妈妈是否在朋友圈看到过这样一张图或者文字:一个溺水的孩子被救上岸后,被人背在肩上跑步转圈控水,最后急救成功。这种名为“控水法”的做法可取吗?现如今,关于溺水后急救的认识尚存在很多误区,爸爸妈妈一定要学会正确的方法。

 

什么是溺水?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事件,特别是对于幼儿来说,夏季更是溺水意外高发的季节。或许对于3岁以下宝宝来说,他们可能还不会自己下水游泳,但这不代表他们就远离溺水危机。因为不管是路边的水池、早教中心的泳池,甚至是在家中的浴室里,如放满水的浴缸,没加盖的马桶……这些都可能成为宝宝溺水的地方。

那什么是溺水呢?简单地说,就是被水淹没导致原发性呼吸系统损伤的过程。溺水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屏气期、喉痉挛期、水入呼吸道期、心脏骤停。其中,心脏骤停也可发生在喉痉挛期或水入呼吸道期。


发现宝宝溺水先做什么?

>>>> Step one:寻求救援

发现宝宝溺水后,我们要第一时间托起宝宝的部或头部,以最快的速度将其迅速脱离水面。如果宝宝是跌入了路边的水池,那么首先要确保施救者自身安全,尽量利用绳索、救生设施进行岸上救援;团体救援优于单兵作战。其实,会游泳并不代表会水中救援,因为水中救援需经过专业训练。

>>>> Step Two:先判断,再进行急救

当宝宝溺水被救起后,先观察一下宝宝有没有意识,即是否是清醒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

1.清醒,有呼吸有脉搏:

若宝宝能大声哭泣,意识清楚,有呼吸有脉搏,那么此时要做好保暖工作,并拨打120急救,等待救援人员或送医院观察。同时,要一直陪伴在他身边观察他的状态,因为宝宝此时可能受到了惊吓。

2.昏迷(呼叫无反应),有呼吸有脉搏:

当呼叫宝宝没有回应,但有呼吸和脉搏时,立刻呼叫120,同时清理口鼻异物,确认呼吸道是畅通的,稳定侧卧位,等待救援人员。要密切观察宝宝呼吸及脉搏情况,必要时需心肺复苏。

3.昏迷,无呼吸有脉搏:

即类似“假死”状态,宝宝喉痉挛,无呼吸,脉搏微弱濒临停止,此时仅仅给予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脉搏心跳即可迅速增强。当宝宝恢复呼吸后,可给予侧卧位,并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援人员。如果现场只有一位施救者的话,先急救,再寻求支持,若有两位以上施救者,则急救与呼救同时进行。

4.昏迷,无呼吸无脉搏:

即刻清理口鼻异物,开放气道(Airway)、人工呼吸(Breathing)、胸外按压(Compression),即采用传统的A-B-C心肺复苏急救顺序。切记要同时呼叫120,并持续复苏至宝宝的呼吸脉搏恢复或急救人员到达。

 

控水法,真的可以救命吗?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流传甚广的“救命法则”,控水法也是其中之一,如将失水的孩子倒挂在成人背上颠簸、倒挂在树上,腹部冲击……随着现代心肺复苏的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三大技术的建立,这类控水法已经逐渐被淘汰了。而且现在循证医学也已经明确,控水法可能会拖延复苏,加重误吸,明显增加死亡率。指南明确指出,没有证据表明水能成为阻塞气道的异物,不要浪费时间用腹部或胸部冲击法来控水。

从溺水的损害过程我们也能看到,对于清醒的溺水者或者昏迷但是呼吸脉搏尚存者,其溺水时间比较短,肺内根本未吸入水或者仅吸入很少水,完全没必要控水。相反,控水过程中容易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增加了误吸风险,有害无益。而对于溺水心脏骤停的,控水会造成心肺复苏延误,同样增加误吸,增加死亡率。实际上,无论哪种控水方式,控水法基本控出的是胃内容物和胃内水,肺内的水很难控出来。反而是在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肺内水会吸收入循环,从而改善肺氧合能力。总之,任何形式的控水法都是陈旧的、无用的、有害的。


总之,若溺水被救出后,首先判断意识和自主呼吸,如果没有呼吸,应即刻心肺复苏,不要将时间浪费在试图排出其肺内的水上,更不要单纯等待急救车的到来。


文/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王西富

图/中国图库

以上内容选编自《为了孩子》杂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