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宝宝好好吃饭的“金钥匙”,你也能拥有!

(2011-11-18 09:39:04)
标签:

育儿

宝宝

食物

金钥匙

吃饭难

吃饭问题

杂谈

分类: 精彩推荐

    在给社区家长做育儿讲座时,85%家长的问题都是围绕给宝宝吃饭的,比如宝宝吃饭慢,吃得少,挑食,一边吃一边玩。如何解决吃饭这个老大难的问题?这把“金钥匙”究竟在哪儿呢?根据对不同宝宝行为的观察,我发现这把“金钥匙”就是让宝宝学会自主就餐。

 

让宝宝好好吃饭的“金钥匙”,你也能拥有!
                
                                                                      文/上海科学育儿基地 何彩平


自主就餐是宝宝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学会的技能,而完全掌握这个技能需要3年左右时间的积累。
学习自主就餐也是宝宝2岁入托、3岁入园的前期准备,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入园的不适。
自主就餐,就是自己吃饭,其实,没你想得那么难!

 

3岁前宝宝自主就餐的时间表
第一阶段:手抓食物
    在宝宝9~10个月时,他的手部抓握能力逐渐精细,能用拇指和食指对捏捡起小的东西。在这之前,他可能是整手抓食物,而现在,他开始尝试捡一些块状食物往嘴里喂,这就是宝宝准备“喂自己吃饭”的信号啦。
第二阶段:对餐具感兴趣
    在宝宝1岁前后,当你给他喂饭时,或者当他看着大人一起进餐时,他会对你手里的勺子非常感兴趣,只要能抓住饭桌上的勺子或筷子,他都会拿来敲敲打打,握在手里不肯放,不过他还不会有意识地用勺子去舀食物。
第三阶段:初步使用餐具
    在宝宝1岁半左右,随着宝宝手眼协调和抓握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会尝试用勺子舀食物,然后往嘴里喂,当然成功率不一定高,有可能会弄得一片狼藉。
第四阶段:能用勺子吃小半碗饭
    在宝宝2岁半左右,经过之前的训练,当他拿起勺子时,他会有模有样地吃起来,幸运的话,有时还能吃上小半碗。
    可是,要注意,上面这个“时间表”只是在理想状态下的设想,在我所接触的家庭中大部分宝宝都做不到。为什么呢?原来我们的许多做法成了宝宝自主就餐的“拦路虎”!

阻碍宝宝自主就餐的“拦路虎”
    用手抓东西吃不卫生、不雅观。很多爸爸妈妈,尤其是爷爷奶奶认为用手抓东西吃不卫生,而且容易搞得一塌糊涂,饭后还要花时间收拾;有的还担心宝宝养成用手抓东西吃的习惯,在外面吃饭时,宝宝吃饭不雅观,没礼貌。
    让宝宝学习自己吃饭会饿着他。在当今过度喂养的环境下,其实很难让宝宝饿着,而主张让宝宝自己吃饭,并不是完全放手让他吃,主要是为宝宝创造体验自主就餐的机会,建立自己吃饭的意识。家长不必紧张宝宝吃得不够,衡量宝宝吃得好不好的标准,不是每顿吃了多少,而是宝宝的饮食作息是否规律,玩的时候精神好不好。
    让宝宝自己吃饭就是由着宝宝。这个问题,取决于家长的做法和态度。让宝宝自主吃饭,不等于放任宝宝在餐桌前玩“食物游戏”。首先,只给宝宝一定的时间让他自己吃;其次当宝宝随意玩弄食物、扔食物时,家长要及时制止,询问宝宝是否已经吃好,吃好了就离开餐桌。
    你应该经常提醒自己:在宝宝学习自主就餐的关键阶段,成人若制造阻碍,只会让吃饭成为将来难以对付的大问题。

拿起“金钥匙”,行动起来
    准备宝宝专属的餐椅,培养宝宝吃饭的概念。
    经常听到家长抱怨宝宝不好好吃饭,总是要追着喂,这都是在前期没有有意识地培养或没有坚持让宝宝在固定的位置上吃饭所造成的。当宝宝有了自我意识、自主能力——会爬了,会走了,想去玩不想吃饭,再想改善追着喂饭的情况,难度就大了。
    在宝宝能够独坐后,就可以为他准备专属的餐椅啦,这既能减轻大人喂饭时的艰辛,还能逐渐培养宝宝吃饭的概念,养成宝宝在固定的地方坐着吃饭的习惯。坚持做到这一点很难,特别在刚开始培养的那段时间。
掌握宝宝学习自主就餐的时间表,创造尝试的机会。
    在宝宝手能抓取的阶段,为宝宝准备块状的食物,放在他的小碗里,让宝宝享受自己吃饭的快乐。在宝宝能握着勺子时,准备一套抗摔的宝宝专用餐具,让他自己舀,自己拿取。具体的工作是:
1. 做好准备工作。饭前洗净宝宝双手,为宝宝系上围兜或穿上防水反穿衣,在宝宝的餐椅周围铺上废旧报纸。
2. 给宝宝准备方便抓握或舀取的食物,例如土豆块、芋头块、南瓜块、黄瓜条、苹果块、手指饼干、划成块的肉丸。
3. 用示范的方式教宝宝。宝宝不是天生就知道如何舀取食物往嘴里喂的,你可以面对着他,舀起一勺豆子往自己嘴里喂,同时说:“宝宝,妈妈是这么吃东西的,你也试试。”然后,握着宝宝的手臂,手把手教他舀食物和喂送。有模仿热情的宝宝会慢慢学会。

家长的耐心最重要。
    宝宝手部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要一步步发展,要宝宝掌握独立吃饭,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时候家人的耐心和宽容度就最重要了,整个家庭要保持宽松的就餐氛围,不强迫、批评宝宝,更多地给予宝宝选择、支持和帮助。习惯和技能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给宝宝时间来学习成长,也需要调整家人的心态来接受宝宝的反复(时好时坏)。

喂,也要喂得合理
    在宝宝真正学会自己吃饭之前,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家长喂和宝宝自己吃同时并存,为了让宝宝自己吃得好,家长也要改正不恰当的喂食做法。
    正餐吃得少,饭后再补充。很多家长担心宝宝吃得不够,就想法在饭后为宝宝补充。其实,这样的延时补充会打乱宝宝的生物钟,特别是宝宝的就餐时间逐渐与成人相近时,会增加消化道的负担。

    边玩边喂吃得多。不少家长发现,宝宝在一边玩或一边看电视时,因为注意力不在吃饭上,他会顺从地将家长喂的饭菜吃掉,这样喂饭省时又省力。但边吃边玩时,肠道蠕动功能会减弱,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时,也许这一顿宝宝的饮食可以保证,但从长远看反而养成了边吃边玩的坏习惯。
    每顿都得吃那么多。一项对上海市0~6岁孩子饮食状况与家庭喂养的调查结果显示,43.5%的家庭存在强迫喂养现象,且“定量强迫”显著高于“定时强迫”。强迫喂养,虽然让宝宝吃饱了,却使宝宝对食物产生排斥心理,不乐意吃饭。宝宝偶尔食欲不佳是正常现象,如果过于纠缠在一定量的食物上,会使宝宝食欲更加降低,长期下去,形成恶性循环,更容易让宝宝产生厌食心理。逐步养成宝宝定时、定量、定点吃饭的习惯远比每顿吃一定的量更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