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于丹演讲《丹韵词音.登临况味》几处发音错误

(2012-02-03 11:08:14)
标签:

于丹

演讲

发音

错误

文化

分类: 杂评

于丹演讲《丹韵词音.登临况味》几处发音错误

昨天,看中央电视台第三频道《文化讲坛》播放的于丹讲座《丹韵词音.登临况味》,同以前几次一样,于丹女士依然是脱稿而谈,不疾不徐,行云流水,酣畅流利,将古诗阐释得既通俗晓畅而又不失典雅隽永。

她的每一次讲座,每一本书,我都必听必读。也算是个粉丝吧。但在四十多分钟的时间里,听到几处读音舛误,心里便有些疙疙瘩瘩。不揣冒昧,指点几处。

第一处:讲到曹操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其中的“波”读作“pō”,我以为是语误,没成想,接着解释这一句诗的时候,说到“波涛汹涌”,其中的“波”,仍读作“pō”。就让人不得不以为是真发错了音,而且不是无意为之。但是,到后来,讲到李白诗句“白波九道流雪山”,其中的波又读作“bō”了。这又证明,于丹女士已经意识到自己发错了“波”的音,自我纠正了。

第二处:讲到李白的诗句“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乘的声调读错了,阳平读作去声了,即“chéng”读作“chèng”了。后面的解释,“乘着泠泠长风”,“乘”依然读作去声。

第三处:讲到杜甫的《登楼》诗句“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解释到“眼见鲜花,蓦然伤心”,其中的“蓦”,本来读音是“mò”,却发作“mù”的读音。

第四处:讲到诗句“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龟”,其中的“坼”,本应读作“chè”,却发作“tuó”音。而讲到“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时,“坼”又读作“chè”的正确读音。也算是自我纠错吧。

第五处:讲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时,其中的“渚”,声调又出现错误,仄声读作阴平,即“zh ŭ”读作“zhū”。

从画面看,讲座是预先录制好的,这就大有纠错的时间和机会,但是,这些细节错误并没有纠正,不能说不是无可挽回的遗憾。

要搁一般人,一般场合,这些细节大可不必注意。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这里的演讲人是著名的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女士,如她的一本书的扉页所介绍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这里的场合是中央电视台第三频道《文化讲坛》栏目,面对全中国观众,甚至还会有国外的观众。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场合,出现这样的错误,就很容易误导观众,给中国普通话的推广带来不容小觑的负效应。

窃以为,不管是于丹女士偶然口误,还是确实发错了音,都是不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纠正的。

不知是主观上认为瑕不掩瑜, 可以“大行不顾细谨”,便忽略了蚁穴可以溃堤,细节可以损伤整体;还是技术原因或者出于成本考虑,萝卜快了不洗泥,或者即使发现错误也不愿再作技术上的处理,而带来如此的遗憾?反正这些细节给人的印象是,要么于丹女士在中国汉字的读音上还需进一步完善,要么中央电视台的编导和录制人员还需要克服粗制滥造的毛病。

最后声明,指出以上小问题,并不妨碍我依然满怀敬佩之心聆听于丹女士精彩的演讲。

2012-2-3

有心人,可以链接:http://v.26vv.cn/s_tudou_programs/view/YJVZc2fL9Ak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鹧鸪天一首
后一篇:调啸词 元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