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自高洁咏清远

(2011-12-16 08:18:31)
标签:

散文

随笔

品读

唐诗

虞世南

咏蝉

感悟

情感

文化

分类: 杂评
我读大唐咏蝉诗“三绝”
人逢盛世,才高自显。大唐盛世,人才济济,诗流涌动,文人志士的高标才格,在五彩缤纷的诗歌中光华闪耀。
蝉,一小小昆虫,被大唐盛世许多诗人吟咏,皆借物抒情,比兴象征,咏蝉为表,抒发胸臆是实,其高洁人格,清白胸襟,或一腔怨气,皆浸淫在精湛幽深的诗句中。而被称为唐诗咏蝉诗“三绝”的,是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三人的咏蝉诗。
无疑,这三个人都是才华横溢,志向高远的诗人,且都在大唐仕途官场里摸爬滚打过,只是三个的人生遭际不同,所以,同一个被吟咏的客观物象,便被借以表露出不同的内在心绪,咏赞出不同意趣和格调。
一  品自高洁咏清远
虞世南,南朝陈时法曹参军,隋朝先做秘书郎,后迁起居舍人,隋灭后,李世民闻虞世南之名,引为秦府参军,又授宏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同掌文翰,后来又担任著作郎,礼部尚书。
他的一生,就仕途而言,顺风顺水,三朝元老,无甚大波折,一阶阶高升;且长寿,活到八十多岁,寿终正寝。而且其书法刚柔并重,骨力遒劲,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家”。其诗歌亦是清丽刚健,其成就大概应该算是唐初贞观诗坛第一人。
其人品高洁,才华出众,学识渊博,文彩彪炳,被当时人推崇,是其根本原因。唐太宗称他为臣忠诚正直、为人敬爱顺遂,为学才识渊博,做诗文彩闪耀,书法高扬出众,是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是对他的最高旌表。唐太宗一代明主,风华绝代,聪慧睿智,识人眼界极高,能对虞世南有如此评价,实属不易,大概也是惺惺相惜。
这样的一个顺风顺水人生得意的人,写起诗来,处处显出自信满怀,踌躇满志,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旦借蝉咏志,他笔下的蝉就成了高标超群人格的象征,成了他自己立身高洁,并非凭借外力才青云之上的表白。且看全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全诗整体借用象征手段。首联以以描写为主。第一句,“垂緌” 明写蝉立身高处,需俯身垂须,才能饮得清露,暗喻自己立身高洁,早就超越了平庸和凡俗;一个“清”字明写秋露之“清”,又暗喻自己清白人格,如青莲出水,如白玉包浆。第二句,出声“响”亮,方能如疾流飞湍,跃出“疏桐”,传扬远方。颔联抒情。“居高声自远”,紧承“流响出疏桐”,“天生我才,舍我其谁”,“春风得意马蹄疾”,“腹有诗书气自华”, 底气十足,自信自傲的气概喷涌而出;“ 非是藉秋风”,则是宣言,向世人直言告白,告白自己身居高位,声名卓然,自是个人禀赋和才华使然,绝非打秋风,借外力。
一首短诗,区区二十个字,字字流淌着中国古知识分子的清高孤傲之气,这份气概,恰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脊梁,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颗耀眼明珠。
一个自觉读过些书有点儿才华有点儿志向的人,在人生顺遂之时,读这首诗,往往会激荡起一股豪气,会增加人生豪迈的信心和底气。
当我在课堂上充满自信力的时候,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这首诗,总是激情荡漾,慷慨壮怀。当我人生比较顺遂的时候,提起毛笔,饱蘸浓墨,写起“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十个字来,也觉得潇洒倜傥,挥洒自如。那盎然底气,分明就是虞世南简短的诗句氤氲晕染的。
而今,顺逆起伏,已是往日云烟,心思早已平淡静和,但再读虞世南这首诗,依然如登临高峰绝巅,俯视峡谷溪流,云雾烟岚。
突然想起七个字来,品自高洁咏清远,以做标题。
2011-12-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