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俩钱儿惹的祸(续二)
(2011-11-16 13:58:48)
标签:
小说现代家庭公婆媳妇钱财情感文化 |
分类: 小说 |
都是俩钱儿惹的祸(续二)
那天,和老伴一起在县城劳动局办完工伤补偿的领款手续,回到家,儿媳妇就盯着问,“领了多少钱啊?”
在回家的路上,老两口就商量好了,得留个后路,不能把底儿都漏给儿子和媳妇。所以,到家以后,老伴就告诉儿媳妇,“五万多。”老伴害怕儿媳妇犯嘀咕,又让她看了存折。
儿媳妇当时倒也没说什么。因为这五万块钱,那一段时间,她显得比过去和顺多了,家里也就安生了许多。首先就是对婆婆比过去好了,过去很少下厨房,那一段时间,每到做饭时间,就跑进厨房,争着做饭炒菜。过去很少叫爹,也经常脸上挂着笑,嘴上抹了蜜似的,甜甜的叫“爹!”吃饭的时候,也时不时的从厨房里端出饭菜,摆在公公面前,笑嘻嘻的喊:“爹,吃吧!”
儿子好像也比过去懂事许多。
好景不长,一个多月的光景过去。出嫁的闺女得大病住了院。
家里给儿子娶媳妇办婚宴的时候,女儿从拿了两千块钱,挡了急。一个两三年过去了,也没还上。现在女儿这种情况,急需钱,她婆家也不宽裕,自己手里又有钱,不帮衬女儿,最起码,得把女儿的钱还她啊!于是,在一家人到医院去看女儿的时候,老伴当着儿子媳妇的面,拿出两千块钱就给女婿,并且特别声明,是还女儿的。很明显,就是怕儿子媳妇误会。
没想到,回家以后,一进家门,媳妇就兴师问罪,大闹一场。
“娘,您说是还俺姐咧钱,俺咋没听说俺姐借给过咱钱啊?”一开始,就直奔主题。
“你姐给钱的时候,建业在场啊,你问建业。”老伴指着儿子说。
儿子吭哧吭哧,没说出话来,脸憋得通红。
“就算俺姐拿的钱,他弟弟结婚,就不该拿啊?还有还的理儿啊?”儿媳妇眼斜着,嘴撇着,一脸睥睨相。
“你姐家老公公得癌症刚到济南大医院住过院,花好几万,家里钱都花完啦,还东磨西借。接着你姐又住院,你姐夫做难死啦,你姐不说叫还,咱也得还啊!”婆婆还是不紧不慢的应答。
“哼!染坊里倒白布,没听说过!就知道心疼闺女,您儿就不是您身上掉下来的肉啦?”儿媳妇仍不依不饶。接着话锋一转,“”就算您说得对,该还!您也得跟俺商量商量啊,要不,那几万块钱都蹬倒走,俺还蒙在鼓里哪!”
儿媳妇以退为进,实际上是步步紧逼。
“算俺不对,没跟你商量!”“
既然承认不对,那就得改啊!”
“你说咋改啊?”
“叫我说嘛,......娘......!”娘这一字,儿媳妇拖得很长,而且越来越含有甜腻的味道,像嘴里吃了芝麻糖。还没等婆婆答话,又急忙说,“您既然叫我说咋改,我说个法,您看行不行?”
“说吧你!”
“我说啦哈!”
“说吧你!”婆婆有些不耐烦。
“那我就说啦?......要不,存折俺拿着?......”儿媳妇欲言又止,拿眼斜觑着婆婆。
“那不行!”婆婆断然答道。
“娘......!俺话还没说完咧。俺咧意思是,俺拿存折,您跟俺爹记密码,想取钱咧时候,跟俺说一声,您跟俺爹取就是了!反正俺不知道密码,俺取不出来钱。俺只是替您保管存折,您年纪大了,不是好忘事吗?”
这一番话说下来,一句比一句甜,不仅仅是芝麻糖的味道了,是枣花蜜的味道,浓稠而甜腻,但细品品,又有些微微的苦味儿。
听了儿媳妇这一番话,老伴竟有些发愣,转脸看着魏洪祥。魏洪祥一直抽着闷烟,闷声不吭的听。听到儿媳妇这一番话,心里就说,这儿媳妇,鬼心眼真多!看老伴瞅自己,是向自己求援。仓促之下,自己也一时也拿不定主意。“要......要......我说......”心里犹豫,嘴里便结结巴巴。
儿媳妇又马上接过话去,“爹,俺咧意思是,这钱不能轻易动,要给您和俺娘养老用,当然,也预备着将来您孙子上学用。”
本来就是要把老公公的血汗钱攥进手里,却打着一个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设圈套,让公婆往里钻。
就这样,绕来绕去,魏洪祥和老伴晕晕乎乎就被儿媳妇饶了进去。最终,无奈的把那五万块钱的存折交给了儿媳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