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察记录与分析:娃娃家区域游戏——吃饭喽!

(2018-01-23 10:12:42)
分类: 感想

实录:

第一次吃饭:区域游戏开始了,娃娃家里有三男二女,男1是“爷爷”,他在厨房里用蒸笼煮着汤圆,递到桌上给其他四人吃。女1说:“吃饭了!”另一女孩说:“宝宝不能吃。”女1说:“大家一起吃。”

第二次吃饭:男1“爷爷”选择单人座沙发坐下加入吃饭行列,然后叫大家不要再吃了。一男孩说:“我已经肚子很饿了,饿了没力气。”另一女孩说:“餐桌吃!”

第三次吃饭:桌上的蒸笼被一男孩拿走,男1“爷爷”很是生气,把它抢了回来。一家五口终于坐下来一起吃饭。

第四次吃饭:女1请“爷爷”再去煮点,男1说“没有”(汤圆)。女1说:“烤面包!”并把面包装进烤箱里。最后,在一阵有的洗手,有的打电话,“爷爷”用蒸笼端来烤好的面包后,一家五口又一起坐下来吃饭。而地上也杯盘狼藉……

分析:

娃娃里的这五个孩子他们能运用材料和角色扮演进行假扮游戏。从他们的语言交流中可了解到大家都能听懂对方的语言,能理解对方并能清楚地表达,如第二次吃饭当“爷爷”让大家不要再吃时,另一男孩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从他们的交往情况来看,在四次吃饭的过程当中虽有伴随争坐三人座沙发和争抢“蒸笼”的现象,但他们都能自行解决、妥协,说明他们愿意与人交往和友好相处。再者,整个游戏中孩子们重复四次吃饭情景,重复使用提供的材料反复地操作;虽然后面有出现“烤面包”的情节,还是局限在吃饭这一游戏情景中。这表明小班幼儿的游戏特点与方式具有动作的重复和行为的单一性,且有时是盲目地摆弄材料。如何让他们进一步提升游戏水平呢?

推进策略:

1.创设情景,适当增加游戏材料。材料是幼儿最好的朋友,适当增加材料如衣服类、过生日玩具等,让幼儿在游戏时使用材料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想到与之关联的问题或情节,从而让游戏变得有目的。

2.收集信息,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可借助照片、情景再现等经验分享法,运用启发性语言帮助幼儿重构认知经验;或介绍新材料,激发幼儿想象、讨论,从而拓展幼儿的游戏经验。

3.教师退位,充当幕后支持者。我们要坚信“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人”。如游戏中有一男孩说要打电话给妈妈,但只叫了声妈妈就挂断电话,因为一旁有老师向他发问。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只要默默地关注、支持和鼓励,耐心地等待幼儿的反应,观察其做法,了解其想法,在全面侦察的基础上正视孩子的游戏,才能真正去判断他们到底是真游戏还是假游戏?相信每个孩子是独一无二的,珍惜游戏和生活的价值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