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区域活动反思:动手区——舀米豆

(2014-12-24 22:30:57)
标签:

育儿

米豆

孩子们

漏斗

小朋友

分类: 感想

一、事情的发生

“老师,米豆撒了一地啦!”欣欣急冲冲地跑过来告诉我。我正在室外的园本区,转头一看,动手区的地板上撒了一地的米粒、绿豆和黄豆,航航惊慌失措地站在原地不动:“老师,是我不小心碰倒的。”旁边的烨烨也赶紧辩解道:“是航航碰倒的,不是我。航航赶紧解释:“是我一直往漏斗里装米豆,装得太多太满了,手不小心碰到漏斗,把漏斗连着整罐米豆倒出了脸盆外就全部撒了一地,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蹲下来耐心地听完了航航和其他小朋友的补充解说后和蔼地对他说:“你能勇敢地承认错误并说出原因,是个诚实又聪明的好孩子,老师不怪你。现在,你自己能将地板上所有的米豆捡完吗?如果不能的话赶快请同组的小朋友帮忙噢,因为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一会儿功夫,不仅同组一起玩的小朋友帮忙,其他区角收拾好玩具的小朋友也来帮忙,看着大家兴致勃勃地捡着米豆,心里偷偷地乐:孩子们肯定巴不得有捡不完的米豆,因为捡东西也是他们的最爱。

二、分析原因及措施

动手区一投放各种舀的工具和米豆后,舀米豆成为全班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我常常看到不管什么时候,一有机会总有好几个小朋友喜欢到动手区用手插到脸盆里拨弄着里面的米和豆,用摸、揉、搓、扫等动作从中感受着米豆在手中和在盆里的不同感觉。阿姨一看到总会赶紧制止和提醒:“要区角活动的时候才可以玩。”我总是对她说:“没事,只要不影响别人,没有洒落一地不要紧。”同时要求孩子们一但听到钢琴声就是集中活动的时间必须整理好米豆并坐到座位上来。其实通过这些动作的感知,既锻炼了他们小手肌肉的灵活性,又从中感受了米和豆的不同特征,也提高了中班幼儿遵守常规的意识。如果你不知趣地制止他们的行为,我想,是扼杀了孩子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做为老师,我们应该支持、保护和满足孩子这种合理的好奇心。

当然,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我们应先了解原因,并引导他们运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于是,这次我利用餐前准备的时间和小朋友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玩舀米豆才不会洒落一地。其实,事情一发生,我原以为是调皮的烨烨把米豆弄倒的,因为这几天他老是选择到动手区里玩舀米豆,没想到是初来乍到且乖巧的航航,而烨烨是玩得最好的。为了让孩子们看得更加清楚,我把整盆米豆和各种舀和漏的工具搬到大家面前,引导他们再次认识各种不同舀和漏的工具,并请大家思考,怎样让舀和漏的工具互相配合把米豆装进矿泉水瓶里而不会洒落地上。有的说要先把瓶子固定好,有的说要慢慢舀,有的说应让米豆慢慢漏,烨烨则说不能舀得太快和太多,要不米豆会装满整个漏斗,就会漏不下去,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就会洒落地板上。接着,我按照大家的说法示范如何慢慢把米豆舀到漏斗里再让米豆一粒粒地漏到瓶子里,最后,请烨烨和航航当场各演示一次,让孩子们直截了当地观察和学习到今后如何玩舀米豆才不会发生之前的事情。原来,这个动作里蕴藏着许多隐性教育,如要懂得先在脸盆中间固定好装米豆的瓶子;又如舀时不能心急,这样能培养孩子耐心做事的品质;再者,眼睛要看着舀的工具让米豆慢慢漏,训练了孩子们手眼协调配合的能力和细心的品质;还有要做到不洒落地板,培养了幼儿不浪费并爱惜粮食的良好品质。从这件事中,我也向孩子们学会了正确舀米豆的方法。

三、感悟与认识

生活中,只有仔细聆听孩子们的心声;放下姿态,蹲下来用真诚的目光和孩子们交流,你会发现,有时他们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师的心不能急躁,要始终相信,只要勇于寻求办法,幼儿是能够并有能力自己去解决问题的。

这样想来,教育实践就是在孩子尚未成形的世界里和他们共同生活。通过帮助孩子自我实现,重新考虑自己内心的需要,然后,不仅发现孩子的需要,也是自己做为人的真正需要,这就是教育,这就是兴趣而不是兴奋。在这一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同感受了自我实现的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