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愤怒的公牛 |
中戏人艺班的第二部毕业大作《结婚》火热上演,最后两天听说一共加演了5场,连灯光操控员都累得不干了。而剧中的主题曲连食堂大姐都会哼上了几句,《结婚》顿时成了中戏学生的茶余饭后话题。连舞美系的学生都看了五遍才罢休,看来中戏的人艺班口碑不错,将来毕业后大可不用愁出路了。
我只看了一遍,觉得一般,感觉很温馨,可惜演员并没有演出年龄感,看来是一堆年轻人聚在一所屋子里野餐多一些。听说另一组的表现非常好,可惜没机会看上。舞台的设计很不舒服,将几个空间隔开显得很生硬,只有坐在中间席的观众才能好好地看完全景,坐在两旁的观众总是被东遮西挡的。戏里的四个姐妹,春夏秋冬,除了妹妹春子演得不错(比较接近现实年龄),夏子演得像上海时尚女人,冬子没有演出家居女人的味道来,秋子这个老姑婆形象更是丝毫没有,而且秋子的台词实在太致命了,从一出场的第一句话到最后一句话,都是一种说话方式,夏子在和母亲捶背的那场煽情戏也是因为装腔作势的台词腔把戏给毁了。母亲虽然是演得最出彩的一个,但是毕竟在小剧场演出,与观众的距离很近,难免还是显得在“表演”老人。
音乐很好听,服装的搭配好象不太适合演出年代,而且演员也没有让观众看到时间的流逝。所以戏里面的角色虽然度过了一年一年,但是观众看起来却像是一天发生的事情。用纸飞机代表夏子出国了,有点学生作业的味道,不了解导演为何要保留。
演员之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部分很努力地演日本人,而部分则是用中国人的方式来表演,丝毫没有日本人的感觉,除了故意装作很有礼貌的鞠躬、跪坐的外部形象特征以外,演员对日本人生活作息的了解还有多少呢?
演出场场爆满,应该祝贺一番,证明他们的专业还是得到认可的。希望他们继续努力。特别是不少的演员能够很明显地看到在吃老本了,原地转圈没有进步,观众不是傻瓜,再不加把劲,多演几次就没招可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