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怎么样
本赛季原NBA球员林书豪加盟首钢男篮后引起广大观众和球迷的极大关注,林书豪无疑是一位优秀的球员,从联赛打到目前为止来看,林书豪成为首钢男篮的主要得分手之一,对取得的场场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对林书豪有些人也持有一些看法。林书豪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个人技术和战术意识到底怎么样,如何评价林书豪,笔者想从一个运动员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来分析和评价林书豪,在分析评价的过程中,笔者并不考虑他的NBA背景,也不考虑他的人气程度,只从他的体条件、身体素质、个人技术和战术意识等层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由于只是个人看法,难免有不妥之处。
一.
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
林书豪身高1米91,体重91公斤,与方硕相比,方硕身
高1米88,体重90公斤,两个人体重差不多,所以笔者觉得林书豪的体重显得稍微轻了一点。特别是林书豪肩膀上的“三角肌”不够发达,肩膀显得有点窄不那么宽,这一点多多少少使林书豪的上肢力量显得差一些。另外,林书豪的腿部力量和腰腹力量也不那么强,这些条件使林书豪在身体对抗能力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例如,林书豪运球突破到篮下时,由于上述原因常常显得爆发力不足,速度也不够快,最后整个身体不仅缺乏向上的力量,也缺乏向上的冲劲,所以常常在篮下出现身体下沉“泄劲”的现象,特别是当篮下有两三个防守队员封堵时,林书豪的运球突破常常会遭到对方封盖而失败。所以笔者认为,林书豪无论是带球突破的速度、爆发力还是冲劲都不如郭艾伦。
林书豪的弹跳力还算不错,速度属一般水平。在耐久力上也就是体力方面,林书豪似乎只能应付前三节的比赛,到了第四节往往显得体力不支。
二.
得分能力:
林书豪的场均得分在20-30分之间,得分能力很好。林书豪主要靠中投得分,中投技术不错,中投时机的把握和判断都很好,打的比较巧。与林书豪相比,我们很多本土球员把中投技术、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半截篮给丢了,前不久一位资深老教练说:“谁掌握了中投,谁就能赢球!”,中投是中国篮球“三把利剑”之一,但现在很多队把中投这把“利剑”几乎都给丢了!所以说中投是林书豪个人技术的一个亮点!在投篮技术上,林书豪的不足之处是三分球能力较差。另外如上所述,持球突破的得分能力属一般水平。
三.
突破能力:
在半场进攻中林书豪经常是在原地静止状态下持球突破
的,由于是原地起动,不仅起动速度较慢,而且爆发力也不足,当他突到三秒区内遇到防守队员后常常不得不“刹车”打“退堂鼓”而被迫分球。笔者认为,从林书豪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来看,林书豪要提高突破能力必须掌握“双脚跳步持球突破”技术,“双脚跳步持球突破”可以大大提高林书豪持球突破的起动速度和爆发力,如果他能掌握这一技术,他的突破能力将会上一个档次,否则的话很难要求他能像其他外援那样具有很强悍的突破能力!但话说回来,林书豪能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双脚跳步持球突破”技术吗?估计很难!
四.
传球:
林书豪位于外围时球传的不错,特别是攻中锋球和传给内
线队员的传球意识很好。但是,在三秒区人群里的分球能力则比较差,常常被防守队员所破坏,这一点大概和他的身体素质有点关系。
五.
运球:
笔者觉得林书豪的运球技术也属一般水平,一般来说从后场运球到前场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林书豪在后场接到第一传后向前快速推进的意识并不那么强,常常是慢腾腾地往前场运球,运球到前场后一旦遭到对方的包夹,其控制球的能力就显得较差,常常因此而失误。从林书豪的身体素质来看,笔者认为林书豪在运球传球方面应当向阿根廷小个子控卫坎帕佐学习,坎帕佐常常在运球过程中利用单手手腕一抖进行传球,特别是他的背后传球等隐蔽传球技术大大提高了他作为控卫在场上的作用,常常能通过这些巧妙的传球给内线创造绝佳的进攻机会。根据林书豪的身体素质和随着年龄的增长来看,林书豪如果不掌握这一技术,不仅很难形成场上的核心,而且很可能会缩短他的运动寿命。另外,林书豪在控制球时经常出现个人“黏球”过多的现象。
六.
罚球:
林书豪罚球命中率不仅很高,而且从此前的一系列比赛来看,他的罚球命中率也非常稳定,说明他的罚球技术基本功很扎实。
七.
组织能力:
笔者觉得他的组织能力也属一般水平,在半场进攻中他的组织能力显得并不那么突出,常常是把球交给方硕等队员后在半场一侧等待进攻机会,很难看出他是半场进攻的“当家人”,换句话说就是,林书豪要成为场上的“当家人”就应该具有敏锐地判断力,哪里是进攻机会,哪里不是进攻机会,当一侧进攻不利时,林书豪应该能果断地把球要回来迅速转移到另一侧展开进攻,如果林书豪能做到这一点,就会成为场上的核心,但遗憾的是在比赛中林书豪在这一点上表现的并不那么突出,似乎他还不是半场进攻的“当家人”。
八.
防守能力:
一般来说防守还算不错,但对抗能力稍差。另外,在防守时林书豪有时“人球兼顾”做的并不那么好,有时只看人不看球,常常掉过头来跟着对方屁股后面跑。
概述
林书豪成为首钢男篮的主要得分手已无可置疑,中投是他的最大特点,也就是强项,而持球突破则不是他的强项,所以笔者认为在比赛中要充分发挥他的强项,而不能过分要求他的突破能力,不能不切实际地要求他非得具有其他外援那样强悍的突破能力,否则的话就是本末倒置,只要发挥了他的强项,那么在用林书豪上就可以说用到点上了。如果想提高他的突破作用,也只能在战术打法层面上去考虑,而不是从他个人能力上去要求,例如,在战术打法上可以采取拉开一边,为林书豪创造一打一的进攻机会,能不能做到这一点那就看教练的安排与布置了。
另外,从上述分析评论来看,林书豪虽属外援,但在身体条件、身体素质和个人技术水平等方面来看,如果你不说林书豪是外援,肯定会认为他就是本土球员,而且在某些方面似乎还不如本土球员,很难把他与一些突破能力强悍的外援来相提并论。
最后顺便说一句,篮球界内有人认为:“像林书豪这样的球员,国内有不老少,太一般了,除了中投好一点,没什么特点,有的新闻媒体说他对抗能力强,强什么啊,他跟方硕站在一块就差了一大截,跟天津队比赛时,他让本土球员撞的东倒西歪!真不知道他在NBA是怎么打的,大概尽拣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