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好,就地解散了?!
过去在老北京队打球时,每次打完全国甲级队联赛后都要进行总结,也就是说在总结期间一边适当调整运动量,让队员慢慢恢复体力,一边在教练的带领下针对联赛进行总结。例如,1961年老北京男篮打完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篮球甲级队联赛预赛〔获第一〕后,在市委和市体委有关方面的安排下,老北京男篮到风景秀丽的香山公园内的“香山饭店”住了几天,一边做积极性休息,一边进行总结。所谓积极性休息是进行爬山等趣味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恢复了体力。大赛后进行总结是球队建设和迅速提高的重要工作与环节。其好处是可以把通过比赛实践得到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高度,什么地方打的好,哪些地方打的不好,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根源在什么地方,怎么解决,一条一条地进行总结,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作为今后比赛的指导思想,改进训练工作,进一步提高训练水平、攻防技战术水平、个人技术水平和临场指挥水平,所以说大赛后的总结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是关系到一支球队能否迅速提高的重要环节。换句话说,赢要知道赢在哪里,输要输的明明白白,不能打完比赛后心里还是一笔糊涂帐!
比赛如此,训练工作也如此。
1959年,当时北京男女篮绝大部分教练员虽然都具有大学水平,而且过去都是身经百战的运动员,具有非常丰富的训练和比赛经验,但对篮球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当时市体委领导既看到教练员们的这些长处,也指出了他〔她〕们的不足,即训练比赛经验和对篮球的认识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必须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阶段,这样才能在理性认识的高度上来指导训练工作。为此,当时市体委领导决定所有教练员脱产三个月,在工人体育场集中进行教学研讨会。通过学习和讨论,教练员们的理论水平和对篮球客观规律的认识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时编写出教学大纲来指导科学系统的训练。特别重要的是,通过那次学习和讨论,从根本上杜绝了教练员们思想上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业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老教练程世春先生在回忆当年那三个月的学习和讨论时感慨地说:“通过那次学习和讨论对我帮助很大,使我的训练和比赛经验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的理性认识阶段,更深刻地认识到篮球的客观规律,它不仅使我当时及后来执教北京队和国家队的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影响了我的一生。”
通过上述例子说明,大赛后进行总结,对训练工作进行研究讨论和总结,把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无论是对一支球队还是对教练员运动员来说都是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
但是,昨晚看央视5体育频道,得知中国男篮在广州就地解散的消息,很多球员已回到北京,当时就想,怎么刚打完比赛就就地解散了呢?!难道连个总结会都不开?打了五场球,有打的好的地方,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很多网友热议的两次低级错误导致输给波兰队的问题、三后卫的问题、叫停时机问题、换人问题、为什么郭艾伦在“世界杯”比赛中就不如在国内联赛中发挥的好等问题、阿不都沙拉木和可兰白克等替补队员上场的问题以及这些球员的情绪问题、周琦王哲林内线队员临场发挥的问题和中锋技术问题、罚球命中率低的问题、教练员临场指挥存在什么问题、主教练和外教之间的协调问题、临场攻防技战术运用是否得当等问题、面对世界强队中国队在身体素质和战术打法等方面都存在什么问题,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与提高,等等,等等,恐怕存在很多问题吧,这些问题难道不需要总结吗?是不是应该召开两、三天总结会进行总结,在总结会上让所有球员、包括上场队员、替补队员都畅所欲言地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是不是也应该让雅尼斯等外教也坦率地说说自己憋在心里的心里话,一句话,是不是应该让中国队所有中外教练员和球员都开诚布公地对五场球发表发表自己的看法,既说说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说说对临场攻防技战术运用的看法,对教练员的看法和意见;作为主教练是不是也应该在全体成员面前总结总结、检讨检讨自己在这届“世界杯”中的工作?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地进行总结,把打“世界杯”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总结出个123来,这样中国男篮才能进一步提高,怎么能刚打完这么重要的比赛就就地解散了呢!?难道中国蓝协、中国蓝协主席姚明包括主教练李楠就这么领导着一支球队吗?!就这么个领导水平!?难道就不知道、不懂总结工作对球队的重要性吗!?竟然来个就地解散,不进行总结,心里是不是还是一笔糊涂帐,输在哪儿了心里都不明白,那怎么能以利再战!?由此推断,在此前的一系列热身赛后恐怕中国男篮也没进行总结,打完了就完了,什么地方打的好、什么地方打的不好,心里胡里糊涂,难怪中国男篮在此次“世界杯”中名落孙山!整个是一支胡里糊涂的球队,对这么一支不懂总结工作重要性的球队,你能渴望它打进16强吗?!你能渴望它进入八强吗!?做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