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人:中锋--中国篮球的软肋


中锋中国篮球的软肋
老教练:最近央视评论员杨毅对王哲林有所评论:“王哲林的防守差,脚步移动慢,在福建队之所以表现好是因为有杰特这个好后卫可以给他传球,在国际舞台上王哲林不能和郭艾伦赵睿等人达到这种默契”。另外,在中国男篮12名大名单中,唯有杨毅没选择王哲林。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笔者:王哲林有身高,而且身体强壮,蓝板球抢的不错,在篮下也能得分。但是,王哲林的中锋技术较差,对王哲林存在的这个问题,前几个赛季我在博客上就专门谈过。不仅是王哲林,国家队的、各俱乐部队的中锋基本功都不扎实,中锋应该掌握的个人基本技术,例如原地转身高手出手跳投、前转身持球切入、后转身持球切入、跨步勾手投篮、特别是中锋策应技术等,中国的中锋可以说都没有全面掌握;在防守技术和脚步动作上也一样,没能掌握快速的防守脚步动作。提起中锋的问题,您看首钢男篮的中锋大树,身体条件还不错,就是技术太差,包括现在用的那个邱天,基本技术更差。这两个球员要是搁在咱们老北京队,没几个月就能让他掌握中锋的基本技术,过去我们对中锋是进行专门训练的,我估计现在他们大概就没有对中锋的专门训练,大锅烩,在中锋专门训练上没法跟咱们老北京队比,从比赛实际表现来看,现在他们对中锋的训练水平差多了。
老教练:你谈了很多,你谈的都是过去我们老北京队训练中锋的基本技术和经验,现在的中锋如果连这些基本技术都没掌握的话,按现在世界篮球发展的总趋势和要求来看,那问题就多了。现在世界篮球发展的总趋势是防守上扩大防区,中锋采取“站桩式”的进攻已经非常少见了。现在对中锋的要求是既能在外面远投,还能持球变速变向突破,还得会在篮下左右跨步勾手投篮,这些技术实际是就是前锋的技术,中锋就相当于一个前锋,现在对中锋的要求是越来越全面,在这个新的形势下我们考虑今后中锋的基本技术训练,就不仅限于你上面所说的几项基本技术动作。
笔者:是的,我很赞同您所说的。
老教练:七十年代我们在总结世界篮球发展趋势的时候,有这么一条:“大个子当小个子练”,可以说那时就已经预见到今天世界篮球发展的趋势了,预见到大个子运动员,也就是中锋的发展趋势。当初所预见的发展趋势如今已变成现实。我看完杨毅的谈话之后觉得,现在我们中锋的这点技术实在少的可怜!但即便如此,这些中锋在国内比赛中仍然能得2、30分〔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我们中锋在防守上存在问题,中锋的整体水平低下,说明中锋的问题是个薄弱环节!正如你所说的,一旦遇到世界强队的时候内线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笔者:那就是鼠目寸光!绝不能闭门造车,孤芳自赏!
老教练:对!我们现在考虑问题时必须带着世界篮球发展趋势,必须放在世界篮球发展趋势这个大框架内进行思考,我们必须考虑和世界强队比赛时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攻防技战术和个人技术,这两个前提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我觉得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和思维方法非常重要!过去中国篮球无论是比赛还是训练,一直都遵循这种思维模式和原则,在世界篮球发展趋势大框架下考虑中国篮球的问题,所以那时中国篮球提高的很快!也就是过去所说的必须站的高才能看的远!
老教练:是的。我们必须考虑和世界高水平球队比赛时我们所需要的攻防技战术和个人技术,我们需要的是和世界高水平球队比赛所需要高水平的战术和个人技术,绝不能满足于国内比赛一场球中锋能得2、30分的现状。
笔者:这种现状中存在着水分!
老教练:对。现在中国篮球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谈的只是中锋问题,也就是为适应现在篮球发展趋势,中锋所需要加强的训练水平和所需要掌握的个人技术这个问题。
笔者:如果用一句话来说,还是那句话,“大个子必须当小个子练”,大个子必须掌握小个子快速灵活的技术和脚步动作!只有这样中国的中锋在世界比赛中才能有所作为!
老教练: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