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女篮文史资料杂志介绍-7
篮球前辈虞德舜
本文由魏文珊女士(北京女篮、中国女篮队员)提供素材、孙保生先生执笔完成,题目为“虞德舜引领我走上篮球路”。文中介绍了北京女篮先驱者之一虞德舜的篮球事业,以及其弟子魏文珊自述在虞德舜培养下她在篮球事业上的成长过程。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虞德舜考入辅仁附中并进入女子“虹队”,当时“虹队”是京津一带的强队。1951年5月以“虹队”为主的北京市联队在华北区选拔赛中获得冠军,这是1949年后全部由业余选手组成的第一支女子篮球队,虞德舜任队长。此后虞德舜进入八一队,从八一队退役后虞德舜顺任北京市体委竞技指导科所属体训班青年女篮的教练员。体训班搬到先农坛体育场后又和前中国男篮队员王元琪一起任北京女篮三队教练员,开始培养年轻的一代。
虞德舜在任教期间先后培养出梁学莼、杨薇、魏文珊、任焕珍等优秀的女篮运动员并都进入国家队。
文章中作为虞德舜弟子的魏文珊满怀深情地回忆了虞德舜对她的培养和教诲。当年范政涛先生为黄頻捷曾“三顾茅庐”,登门拜访了黄頻捷的父母,最终使黄頻捷进入北京队继而成为中国男篮队员;虞德舜在培养魏文珊过程中也可谓“三顾茅庐”,最终使魏文珊走上了篮球之路并成为中国女篮队员,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范政涛先生是黄頻捷的伯乐,那么虞德舜则是魏文珊的伯乐。魏文珊在文章中详细讲述了她的成长过程以及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恩师的深情厚意。
虞德舜和魏文珊现都侨居美国。
读后感
上世纪1957年北京市体委竞技指导科体训班开始培养自己的第一代篮球青年运动员,男篮由程世春先生任教,女篮教练则是虞德舜,后来男篮教练由中国男篮退役的鞠汾庚担任,程世春开始任总教练。青年男女篮搬到先农坛体育场后至60年代初北京篮球队进行梯队建设之前虞德舜一直带领青年女篮,队员有梁学莼、杨薇、韩冬、王春凤(王晔)、冯怡、高凤琴、姬君洁、田洪珠、王福臣、刘桂兰、李兆英、唐淑洁、田正云13人。在虞德舜的培养下梁学莼、杨薇进入国家队。完成梯队建设后,虞德舜又和第一代国手王元琪共同担任女篮三队教练员,由于女篮三队多数队员是属狗的,于是大家便亲切地称为“小狗队”,队员有魏文珊、任焕珍、李玉琴、梁景岩、洪元桂、闻洪敏、滕明珠、董莲蒂、郭嘉玲、邱彬、朱曼秋、阚金才、姜帼英共13人。经虞德舜和王元琪的精心培养,魏文珊和任焕珍于1964年入选国家队。
梁学莼、杨薇也好,魏文珊、任焕珍也罢,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经过四、五年的培养就进入国家队的。正如魏文珊在文中所说的,在进入北京队之前她都不知道篮球是怎么打的,为什么这批年轻队员只经过四、五年的培养就成为优秀的女篮球员和国手?这是非常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1957年北京市开始培养自己的年轻篮球运动员,当时市体委领导就做出明确的指示:“要把二等人才培养成掌握高精尖技术的一等人才”。在程世春、虞德舜、鞠汾庚等教练的精雕细刻和科学系统严格细腻的“科班式”训练下,这批运动员都掌握了正确规范全面的个人技术和扎扎实实的篮球基本功,为日后的再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梁学莼、杨薇、魏文珊和任焕珍经过四、五年正规训练很快就进入国家队的奥秘所在。没有扎扎实实的篮球基本功,没有正确规范全面的个人技术是很难再提高的,很难打出高水平的。
联想到现在CBA、WCBA的球员,特别是中锋球员,很少有掌握全面个人技术的。例如中锋应掌握的“原地转身跳投”、“前后转身持球切入”、“跨步勾手投篮”、“居中策应技术”等,很少有人都能掌握,个人技术非常单调。本来身体条件非常好的中锋球员却成了“夹生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要从这些球员接受初期训练时的教练员身上去寻找,即教练员水平太低,没给这些球员打下坚实的篮球基本功,没通过科学系统严格细腻的训练让这些球员掌握正确规范全面的个人技术所造成的。例如,为什么现在很多中锋都不会跨步勾手投篮?说句不好听的,很可能这些球员的初期教练员自己都不会!
通过虞德舜培育训练年轻队员的故事,通过魏文珊自述其成长过程说明,对一个年轻球员来说,具有高水平的教练员、科学系统严格细腻的训练、掌握正确规范全面的个人技术是多么重要!
--未完待续--


